本网讯(余庆鹏 通讯员 王烁)为切实加强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紧密衔接,有效整合救助资源、拓宽救助渠道,帮助小额金融诉讼案件中基本生活困难的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促进社会信贷环境和谐稳定,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五指山市法院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多元化救助机制,三项举措织牢特殊群体关爱救助网,创新了救助举措,提高了救助效果。
一是明确救助范围。科学确定救助对象范围为:因患癌症等重大疾病,在落实医疗保险等政策之后,自费负担仍然过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案件当事人;因伤残无法就业,无固定收入来源,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案件当事人;因遭遇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在政府落实灾害救助等政策之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案件当事人和经研究决定,认为有必要救助的特殊困难情况。确保每一笔救助金都能真正起到助困作用,进一步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完善衔接机制。由于国家司法救助资金有限,且以一次性救助为限,五指山市法院遂与五指山市荷叶贷后特殊群体救助中心探索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工作机制,在充分发挥司法救助之余,积极促成社会救助。五指山市法院在受理该类贷后案件后,审查到案件当事人确有急迫的、正当的救助需求的,由法院积极引导当事人提交相关的事实佐证材料;再交由荷叶贷后特殊群体救助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审查发放相应的救助金额,实现多位一体的良好综合救助效果。截至目前,已为6名当事人成功申领到了救助金。
三是延伸司法服务。五指山市法院对特殊困难的救助对象坚持案后常态化回访,及时跟进救助后风险评估与社会效果评估,保障救助政策落实到位、申请人困难解决到位、潜在风险发现评估到位等事项,争取提高特殊困难群众司法服务满意度,持续传递救助温度。
[责编:林前方]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