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余庆鹏)2023年以来,五指山市公安局以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把加强未成年人管教、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作为根本任务抓细抓实,建立“精准滴灌+大水漫灌+多渠共灌”教育模式,让“法治清泉”流进广大未成年人的“幼小心田”。
精准滴灌
“孩子正值青春期,辨别是非能力弱,容易误入歧途。要树立信心,多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肯定他的优点,耐心引导他改正错误……”3月28日上午,五指山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夏深入五指山市畅好乡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陈某家中走访,了解陈某的表现,就管教好孩子向陈某的家长献计献策,提出管教要求。
“孩子以前经常逃学,管教不好孩子一直是我的一块“心头病”,如今有了公安民警的关心和教育,孩子变好多了,不象以前那么叛逆了,也不逃学了,放学回来有时还主动做起家务。”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陈某的父亲感慨。
据了解,这是今年开展未成年人“护苗”行动以来,五指山市公安局针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开展的“精准滴灌”教育模式。
为做好此项工作,五指山市公安局以深化“平安进万家”“全警联系村居”“四访五帮”活动为载体,坚持做到“二清二访二重”。“二清”就是摸清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底数、分析清楚每个人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二访”就是落实责任,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及其父母进行走访约谈;“二重”就是既要注重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又要注重责令未成年人父母严加管教。
在工作过程中,五指山市公安局根据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性质、现实表现、引发原因等,实行“一人一策”和“一对一、几对一”管教机制,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家访、约谈、以案施教、送专门机构教育等形式,因人施策、对症下药,力求实效。
今年以来,五指山市公安局共教育不良行为未成年人30多人次,其中送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教育5人。
大水漫灌
“既要针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开展法治矫正、心理矫正、行为矫正,也要面对广大未成年人开展法治教育,才能掌握主动权,在防患于未然上取得实效。”五指山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麦贤林介绍,今年以来,五指山市公安局坚持预防为主,以学校为主阵地,积极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给广大在校学生普遍打上“预防针”,筑牢预防违法犯罪“防护墙”。
五指山市公安局法治宣讲团及治安、禁毒、交警、法制、刑侦、反恐、派出所等部门按照局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精心准备教案、PPT、宣传资料,深入五指山各大中专、中小学校开展以预防校园暴力、电信诈骗、交通事故及常见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为主的多种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为使广大学生容易接受法治教育,我们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宣教。”五指山市公安局法治宣讲团负责人陈俊海表示,在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中,坚决克服“说教式”“灌输式”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听得进、学得深、体验得到。
宣讲活动中,民警们结合各种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并通过播放视频、情景演示、有奖抢答、趣味互动、体验乘坐“铁骑”等形式,把宣讲现场氛围活跃起来,让同学们感受得到守法的“幸福感”,体验得到守法的“安全感”。
今年以来,五指山市公安局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20多场次,其中由市公安局法治宣讲团以通什主城区为主,实现通什镇各大中专、中小学校法治宣传进校园“全覆盖”,各派出所以辖区为主,实现辖区中心学校法治宣传进校园“全覆盖”。
多渠共灌
“加强未成年人管教,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五指山市公安局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推进会强调。
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社会工程”,五指山市公安局在认真履职的同时,不演“独角戏”,共奏“大合唱”。
五指山市公安局主要领导亲自与司法、教育等部门联系,共商对策。各相关部门、派出所积极与辖区综治、司法、村居、学校联系,探索建立联教机制。
今年以来,五指山市公安局“警校”联动、“警校家”联教、“警校+”联治3种机制应势而立。
据介绍,“警校联动”机制就是通过“六联动”模式开展工作,派出所与学校联合对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帮教,联合开展平安校园建设,联合做好“护学岗”工作,联合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秩序,联合查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联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警校家”联教机制就是派出所、学校、家庭三方共负责任,联合对不良行为学生进行管教;“警校+”联治机制就是推动公安、学校、综治、司法、检法、民政、妇联、共青团等互联互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做好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矫治及在校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今年以来,五指山市公安局与有关部门召开“护苗”专项行动座谈会8场次,组织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及家长召开帮教会9场次,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家访活动12户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6场次,奏出了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大合唱”的强音。
[责编:刘慧]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