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余庆鹏)今年以来,五指山市公安局严格落实“三个三”举措,全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对各类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共及时妥善调处矛盾纠纷125起,成功调处率100%,确保小事不出村居,一般问题不出乡镇,有效地预防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畅通“三个渠道”,确保发现得早
一是纵向上,充分发动和依靠“两委”干部、网格员、“警务助理”“警保联控”队员等力量,发挥他们“近距离、早发现”优势收集信息,激活信息来源“源头”,由基层力量上报矛盾纠纷信息30余起,确保早发现、早调处。压实派出所责任区民警责任,督促其耕好自己的“责任田”,确保民警山里进得去、家门敲得开、板凳坐得下。深入开展“全警联系村居”活动,局机关77名民警联系52个村(居),定时不定时深入联系点收集社情民意,确保村不漏人、人不漏事、事不漏项,畅通信息来源“堵点”。
二是横向上,全局各部门互联互通,及时通报矛盾纠纷引发的不稳定因素,认真开展分析研判,做到见微知着、预知预警。建立与司法、信访、卫生、民政、劳动等部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机制,打破信息来源“壁垒”。
三是通过“12345”政务服务平台、“一把手”接访等,让群众“话有处说、事有处诉”,理顺反映诉求“渠道”。通过多渠道收集矛盾纠纷信息,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纵到底、横到边信息网络,确保耳聪目明。
用好“三个加法”,确保化解得了
一是“民警+基层力量”,实现“警保联调”叠加效应。利用各村(居)委会干部、老党员、外出干部、乡贤人士等资源,发挥他们“有威望、能服众”优势,让他们第一时间及时介入配合民警调处矛盾纠纷,由基层组织调处或配合调处的家庭、邻里、婚恋等矛盾纠纷21起。
二是“警种+警种”,实现“警警联调”叠加效应。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明确派出所、治安、交警、刑侦等部门的责任,在案件查处、事故处理及维护稳定上各司其责、密切配合、职能互补,以调处力量多警种化应对矛盾纠纷多元化,成功调处事故案件引发的纠纷34起。
三是“公安+职能部门”,实现“警政联调”叠加效应。对涉及有关职能部门解决的群众诉求问题,积极推动解决,同时加强与职能部门联动联调,形成职能部门讲原理、公安部门讲法理的良性互动,实现治标治本“双赢”,共配合劳动、国土资源、物调委等部门成功调处劳资、土地、物业等矛盾纠纷14起。
突出“三个手段”,确保处置得好
一是突出“快”字及时处置。坚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理念,对发生的矛盾纠纷,无论问题大小,第一时间主动介入调处,诉求问题涉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第一时间通报相关职能部门解决,有效预防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二是突出“实”字有效处置。始终遵循“三个到位”原则,即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教育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特别是对因轻微人身伤害引发的纠纷,根据案件情况,该警告教育的警告教育,该行政拘留的行政拘留,罚教并举。
三是突出“稳”字妥善处置。建立各类矛盾纠纷动态工作台账,对易引起问题反复的矛盾纠纷,逐一“会诊开药方”,形成“一事一策”,组织专人跟踪调处、不定时回访,今年来共回访矛盾纠纷当事人38人次,确保案结事了。
[责编:刘慧]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