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

洋浦法院家事审判法庭进行“会诊”调解 巧治婚姻“疾病”

2019-04-02 15:23:32  作者:  来源:法治海南   浏览量:00
  人民法治网讯(通讯员 羊丽娜)近日,在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家事审判法庭,彭某与陈某离婚案在资深法官“会诊”下,成功调解,巧治该起婚姻“疾病”。
  
  据了解,这起离婚案件由于双方长期两地分居,男方是四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小,生意人,而女方属独生女,教师,基本不清楚男方的生意情况,涉及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特别是财产争议大,包括婚前、婚后的多处房产、车辆、网上理财基金、公司股权以及几百万元的债权债务,属典型的“疑难杂症”。承办该案的2017年底新入额的年青法官此前已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双方调解意向基本达成后,又出现多次反复。承办法官向资深民事法官、分管院领导廖专委汇报后,廖专委决定让承办法官再组织双方调解一次,自己亲自参与协调,并要求年青法官旁听。
  
  此次调解地点选择在该院专门处理家事案件的圆桌法庭。调解前,廖专委仔细阅卷,认真查看“病历”,找准“病症”,分析“病因”,男女双方自小受宠爱,个性强,不易妥协,并通过双方身份证号查寻户口所在地。调解开始后,廖专委采取“望、闻、问、切”法,先了解双方的家庭基本情况及成长轨迹,而后以自身办理婚姻案件经历来拉近与双方当事人的距离,取得双方的信任后,廖专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劝说双方应多为孩子和双方父母考虑,舍弃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并在原先调解意向的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婚姻“病情”开出两味“药方”,供当事人选择“服用”。
  
  第一剂药方,是给双方做调解和好的工作,征求女方意见,为了和好是否愿意辞职到海口做全职妈妈,女方态度坚决,不同意。由于无法解决两地分居这一根本问题,和好无望,只好开出第二剂调解药方,在详细剖析当事人婚姻过程中产生矛盾的原因以及离婚后双方可能面临的困难后,让当事人意识到只有互相包容体谅才能解决纠纷。最终,在廖专委的协调组织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意向,并在调解笔录上确认签字。双方均表示,会在今后探视孩子的过程中和睦相处,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共同努力。这次手把手、面对面以老带新的调解,让全程旁听的年青法官切身感觉到调解带来的成就感和经验丰富的老法官人格魅力。
  
  2018年以来,洋浦法院针对民事法官中一半是新入额年青法官的院情,在调解经验的传授方面,通过实施资深法官“会诊”制度,让年青法官在较短的时间里尽快掌握基本的调解技能,全年“会诊”次数达十余次,全年民事案件调解率达69%。在庭审驾驭能力的提高方面,通过1+2即一名资深法官加两名不固定的年青法官组成合议庭,让年青法官学习不同资深法官的庭审风格,努力将要查明的事实在庭上解决。
  
  [责任编辑:朱家震]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