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

白沙县法院:用主动的司法为群众送上温暖的服务

2023-10-19 17:22:43  作者:施建兵 符晓达  来源:法治海南   浏览量:3100

  本网讯(施建兵 通讯员 符晓达)与全县95个村(居)签署“一村一法官”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出12份《司法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主动深入52个村(居)、学校面对面普法提升群众法律意识……今年以来,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能动司法,主动向前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司法温暖。

  上门回访,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今年6月白沙县法院在审理一起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发现,被告人符某被判处刑罚后,其负有法定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子女可能存在无人抚养或经济困难的状态,遂向白沙县民政局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对该情况进行核实后给予关怀帮助。

4b5c437e6b0c02b0f08787473a3f45f

  8月15日,白沙县民政局复函核实,符某确有两个未成年人子女在家处于无人抚养和经济困难状态。得知此消息后,该案主审法官胡欠欠内心十分担忧,“不能让孩子再受伤害。”8月17日,胡欠欠主动联系县民政局、县妇联等部门上门看望符某的两个孩子,并给孩子们送上了生活及学习用品。

  “谢谢法官姐姐,我们会好好学习,不让你们担心。”面对两个懂事的小朋友,胡欠欠亲切的与他们进行交流,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童年经历,鼓励孩子们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引导他们增强法治和安全意识。同时胡欠欠积极联系学校、村委会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深入乡村,驻点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村委会与他们三个的纠纷已经很久了,希望你们驻点法官能够做做工作,帮我们妥善化解。”8月9日,刑庭庭长卓廷龙和胡欠欠在与细水乡合口村、罗任村、福门村、白水港村、南湾社区5个村委会签署“一村一法官”合作备忘录后,立即前往村民家中进行调解。

771eefc412705da1405c8df1476c613

  调解过程中,胡欠欠认真核对证据材料,与村民沟通,了解事情原委,并耐心倾听村民想法,依据相关法律详细解答村民疑惑。在胡欠欠的释明下,村民王某一表示愿意将借款归还给村委会,但因目前生活困难,希望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偿还。最终在胡欠欠的主持下,王某一等三人与村委会签订了分期还款的调解协议,妥善化解了该起矛盾纠纷。

  “一村一法官”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法院与村委会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的建立。为进一步推动法治乡村建设,8月21日胡欠欠到细水乡白水港村开展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活动,向村民们讲解了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鼓励村民主动了解法律,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有效提高了村民对法律的认知水平,增强了法律意识。

  共促发展,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法治化进程,10月以来,胡欠欠利用送法进校园、上门普法的时机,先后多次到各村委会调查了解村规民约的制定、实施情况,并结合各村(居)实际,为村委会提出更符合法律要求的修改建议。在合口村,胡欠欠对村规民约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村民对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理解能力及实际需求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修改和补充意见,力求使村规民约更加科学、公正、合理。

  经过多次沟通和协商,胡欠欠与村委会共同制定了修订方案,修订后的村规民约更加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更加注重维护村级秩序,保护村集体财产,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村规民约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村民自治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巩固了法治乡村建设的基础,为村民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62e305e3a228c139081da09752dd76a_看图王

  在罗任村走访过程中,胡欠欠针对近期多发的电信诈骗犯罪及关联案件向村民以案释法,提醒村民不要将银行卡和电话卡出借或者出租给他人;同时以组织村民观看“扫黄打非”宣传片的方式,向村民讲解“扫黄打非”的含义、重要性和举报方式,并倡导全民参与“扫黄打非”行动、未成年人保护和禁毒宣传,保护知识产权,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平安文明的白沙。

  下一步,白沙县法院将继续坚持能动司法,不断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推动司法服务的创新和优化,让有温度的司法服务触手可及,为白沙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责编:刘慧]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