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网讯(通讯员 郭媛媛)据悉,2019年以来,万宁法院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执行质效显著提升。第一季度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493件,结案209件,结案率42.39%;结案率与2018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0.26个百分点。首次执行实施案件申请执行标的额总额1.27亿元,执行到位金额922.6万元,执行到位率7.26%;恢复执行案件申请标的额总额5579万元,执行到位金额1180万元,执行到位率21.15%。质效指标在一中院辖区法院排名与2018年同期相比,有很大提高,2018年同期实际执结率排名第7名,2019年排名升至第2名;2018年实际执行到位率排名倒数第1名,2019年排名升至第4名;2018年执行完毕率排名第7名,2019年排名升至第3名;2018年终本合格率排名倒数第1名,2019年排名升至第5名。
据介绍,针对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第三方评估组反馈的部分案件存在问题清单,该院党组高度重视,逐项对照全案审查,建立台账,逐一整改,认真总结提高。按照省高院提出的“十个持续”要求,逐步完善执行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加大信息化投入。改造升级执行指挥中心,2019年该院投资196万元改造升级执行指挥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已经实现了实时传送执法现场图像、声音等数据,实时观看现场执行场景,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对场外执行活动进行指挥,实现了“实时指挥、实地取证、监督执行、过程公开”四大功能。购置一台执法记录仪音像采集设备,集中统一保存执法记录仪记录的音像,将采集站保存音像与指挥中心系统连接,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可以播放执行过程。
二是优化执行团队工作模式。2019年1月7日,该院吴雄院长充分借鉴在第三方评估座谈会上受评估法院汇报的工作亮点,提出优化该院原先组成的执行团队工作模式,在执行局内部设立三个小组,即内勤组、外勤组和实施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职责和完成工作时限,责任到人。其中,内勤组4人,主要工作是完成接收案件、执行通知、执行通知书送达、网络查控、网络查控结果分析节点,执行指挥中心监控、各类常态性报表、恢复执行材料、委托材料和信访材料的接收等工作。外勤组4人,负责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财产申报表、传票的邮寄送达和开展村(居)委会的调查负责财产的调查,以及财产的查冻扣,具体对接银行、不动产、车管所、公积金等部门。实施组10人(两个合议庭加上4名书记员),内勤组将案卷交到法官签收后,书记员在3日内完成以下工作:核查网络查询结果是否全部反馈,发现有新的财产,用总裁定书控制财产,打印控制财产的回执单附卷及送达当事人。发起二次网络查控,查看反馈结果并及时用总裁定书继续控制财产,完成各个节点录入和案卷排序及移送归档。承办法官在收到纸质卷宗后30日完成以下工作:认真审阅卷宗,及时联系、查找被执行人,线下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对不按时申报财产的被执行人采取限消和纳失措施;承办法官在收到纸质卷宗后60日内完成以下工作:发布老赖弹窗,发布保险悬赏公告,拘传或拘留被执行人;承办法官在收到纸质卷宗后90日内完成以下工作:发起二次网络查询、终本约谈、制作结案法律文书、发起结案审批。对不动产、车辆查封、扣押的,自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后须在30日启动评估,及时拍卖、变卖。
三是加强各个环节监管。为了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防止执行法官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给内勤组增加了节点监控任务。内勤组2019年来所收案件单独制作监管台账,将案件信息、网络查询时间、结果反馈时间、反馈财产情况、采取措施情况做详细记录,每月向执行局长、分管院长、院长报送,对于发现财产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的,由执行局长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没有按时整改的,由分管院长督办,仍不整改的,交监察室诫勉谈话,纳入绩效考核。
[责任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