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余庆鹏)2023年以来,五指山市人民法院坚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重点聚焦五指山市“1867”发展战略和省委书记冯飞调研五指山时提出的“一个嘱托、两大定位、三个提升、四篇文章”,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能动司法,坚持一切“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注重把抓党建与抓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以及为民服务紧密结合、深度融合。
着眼形成机关党建和司法审判工作融合发展自觉,在政治建设上推动“深度融合”
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指导各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开展活动34次。研究确定6个调研课题,开展调研27次,现场解决13次。站稳司法审判工作人民立场,审理案件树立“如我在诉”的共情意识,进一步增强推动机关党建和司法审判工作深度融合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司法审判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组织建设上推动“深度融合”。
健全优化党组织设置,及时调整配齐配强支部班子,以品牌创建推动党组织建设,按照“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的创建要求,依托支部党员倾心打造“枫桥式法庭”,创建“法庭+党群联络员工作制”特色品牌,选派了9名法官及33名干警对全市62个村(居)委会网格进行责任分包,网格法官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延伸服务触角,全面打造法官下沉网格、服务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2023年共开展专项普法活动47次,共召开座谈会20次,网格法官到各乡镇走访57次,化解矛盾纠纷77宗,借助法庭及网格资源推动全面构建“市-乡镇-社区-网格-楼栋”五级基层治理体系,织牢综治“防控网”,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整体目标,促进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在初保老村黎族“船形屋”修缮纠纷中,法院积极做好群众劝导工作,助力“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工作顺利开展。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促进新时代能动司法,在业务建设上推动“深度融合”。
为防止党建与业务“两张皮”,五指山市法院努力找准党建与审判执行工作的结合点,运用创新理论思维开展工作。着力解决行政案件“两高一低”问题,加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发出司法建议3份,切实发挥司法建议“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的社会治理作用。党员干警坚持在一线落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常态化深入企业,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用人民法院“公正指数”换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持之以恒强化正风肃纪促进司法作风建设,在作风建设上推动“深度融合”。
健全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推动正风肃纪反腐走深走实,用好身边正反面典型,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等活动,广泛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整治,积极配合最高院、省高院开展智能审务督察,按时填报“三个规定”,2023年累计记填报993条,获省高院通报表扬。开展司法作风督察4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通报,以严格的管理不断推进作风建设持续向好。
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司法为民工作深入开展,在为民服务上推动“深度融合”。
一是落实司法救助制度。受理司法救助案件4件,发放救助金15.94万元,纾难解困暖人心。二是扎实开展护苗帮教专项行动。选派20名干警对点帮教学生20名,累计开展帮教工作255次,受理未成年人相关刑事案件13件,法治副校长入校开展普法活动36次,呵护未成年人茁壮成长。三是深化便民诉讼。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党员示范岗,实行“一次办好”,积极推进全流程网上办公办案,深化民商事案件网上立案及文书电子送达,司法鉴定网上委托全覆盖,裁判文书和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四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选派36名干警结对帮扶脱贫户、2名干警分别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发放物资13158元,消费帮扶农产品约3.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约23300元,积极落实增收超跑计划,为五指山市乡村振兴走在前列助力护航。
[责编:林前方]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