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余庆鹏)如何创新基层治理,强化基层社会治安,是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五指山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安模式,使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打造引领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大家都是党员,要带头拒绝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6月14日,五指山公安局交警大队党支部到水满乡毛纳村,联合毛纳村党支部开展“守交通法规 助文明旅游”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村“两委”干部召开培训会,动员“两委”干部做遵守交规“带头人”、道路交通“协管员”、交通安全“宣传员”,同心协力抓好旅游景区景点文明交通,并于当天向村民、游客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把党建引领作为助推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建立“党建+”平安建设模式,是五指山市公安局抓好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力举措。
如何建立“党建+”平安建设模式?五指山市公安局全局18个党支部与18个村居党支部“结对共建”,全力推动组织联建、队伍联育、难题联解“三联”措施落地见效。
2023年以来,五指山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积极与结对党支部、帮扶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各乡镇举办系列讲座,组织各村委会干部学习保护森林资源知识,动员大家积极投身保护生态环境行列中来,携手保护“绿色家园”,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
推动党员民警当“村官”,9个派出所23名党员民警兼任23个村居党支部副书记。今年以来,他们进一步发挥“双重身份”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公安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村居党务警务深度融合,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治安联防60多次,牵头组织化解矛盾纠纷98起,帮助群众解决落户、证件办理等各种问题20多件。
此外,以深化“平安进万家”“全警联系村居”活动为载体,五指山市公安局机关77名民警紧密联系对接52个村居,网格化压责。今年以来,联系点民警走访辖区群众4600人次,收集汇总群众意见和建议12条,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一批问题。
打出强化融合共治“联手好牌”
“春节将至,维护社会治安任务加重,各派出所要学习借鉴试点工作经验,铺开‘警民共创平安’工作。”今年春节到来前,五指山市公安局部署推扩“警民警创平安”试点工作。
2023年9月,五指山市公安局在毛阳镇毛贵村开展“警民共创平安”试点工作,建立“321”工作机制,由毛阳镇综治中心、毛阳派出所、毛贵村委会三方参与联防共建,成立由10名退役人员、10名脱贫户人员组成的两支联防队伍开展联防工作,建立一个检查督导机制持续推动工作落实。
在此基础上,五指山市公安局按照“试点一个、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思路,在各派出所大力推广,通过警民共创平安,积小安成大稳,上半年,全市农村地区多发性的盗窃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73.5%。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五指山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局持续推进联防联治建设。
以深入开展“警保联控”工作为载体,强化“警网联动”,派出所责任区民警与全市57名网格员“结对子”,落细落实“六联”工作制度(民警与网格员宣传服务联动、基础信息联采、重点人员联管、矛盾纠纷联调、打击整治联手、社区平安联建),今年以来,共联合开展宣传活动30多场次,开展基础信息采集、重点对象帮教等活动31次,联合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怎样让群众“少跑路”?五指山市公安局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据介绍,2023年底,五指山市公安局在全市63个村委会、社区设置了“便民服务联系点”。
“便民服务联系点”与村居委会合署办公,每个联系点由派出所责任民警负责,村治保主任配合。联系点设有意见薄,村民随时在意见薄上写下诉求、意见建议,或电话联系责任区民警。责任区民警按每周定期深入联系点现场办公,看看群众有什么诉求,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民警除现场办公外,还当起“跑腿员”,群众需要办理户口证件的,到联系点提交材料,民警负责代办,并将办好的户口证件带回联系点发放给群众,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真好,不用出村就能请民警帮忙办好事情。”“便民服务联系点”工作启动以来,群众出了家门口就能“说得上话”“办得上事”,避免群众“跑远路”“跑多趟”。今年以来,民警在联系点化解矛盾纠纷16起,帮助群众办理户口、身份证35人,深受群众好评。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五指山市公安局全力推动警务前移、服务下沉。
今年以来, 五指山公安交警持续开展“送牌送考”下乡服务,让群众在当地就能办理摩托车、电动车牌证。推出“流动车管所+报废摩托车交给我”下乡服务举措,组织民警到偏远山区上门为群众办理摩托车检测、报废等业务,既能有效解决偏远农村群众摩托车检测不便、报废车辆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又能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责编:刘慧]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