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网讯(通讯员 李羽玲)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彰显对南海海域行使司法管辖权的责任担当,近日,海口海事法院机关团委组织40余名青年干警前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行涉南海裁判文书捐赠仪式暨参观活动。
仪式上,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对海口海事法院干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介绍了南海博物馆成立意义、发展历史以及场馆组成和藏馆资源等。
海口海事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蔡斌航介绍了海口海事法院机构职能、管辖海域、受理案件类型、人员构成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海口海事法院建院以来始终高度重视涉南海案件的审理工作,依法妥善审理了大量涉南海海域民商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并在2014年在永兴岛设立三沙法庭。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发布以来,为保障对我国管辖海域的司法管辖权,海口海事法院派出两名法官和一名人民陪审员随中国海警执法船开展了足迹遍及整个南海海域、总航程达两千多海里的海上巡回审判、法治宣传和考察调研工作,随后出台《海口海事法院海上巡回法庭及岛屿审判点工作制度》,在“中国海监2166”执法船和西沙晋卿岛分别设立海上巡回法庭和岛屿审判点,有力强化了对南海海域的有效司法管辖。
随后,双方签订了“涉南海裁判文书捐赠协议”。海口海事法院此次精心挑选了5篇典型涉南海海域案件裁判文书进行捐献,其中(2015)琼海法商初字第220号案件还被评为2018年海南法院十大案件。这5篇裁判文书均明确载明案件发生地点在南海海域或岛礁,是我国对南海行使司法管辖权的有力证据。
仪式后,干警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博物馆。在人文历史展厅,大家观赏了由古至今的南海出水文物、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南海历史文物、海洋生物矿物标本、古今中外航海器、外销瓷器等历史文献资料和文物藏品,感受中国人民开发南海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以及南海蕴藏的丰富自然资源。在八百年守候-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展厅,通过观看出土陶瓷文物、复原场景、艺术装置、多媒体影片,感受着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与辉煌。在水下考古展厅,了解到我国在保护南海文化遗产、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以及探索开发海洋方面的重要举措。参观过程中,干警们一边感慨着南海画卷的广袤、深邃与富饶,一边为我们祖先驰骋南海的拼搏精神而自豪,更为先烈们抗击外来入侵、守卫疆域的事迹而感动。
参观结束后,青年干警以华光礁I号沉船实物模型为背景,重温入团誓词。
据了解,通过本次活动,干警们对我国南海的历史渊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在“一带一路”倡议及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南海和平的信念,强化了海事司法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