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网讯(记者 施建兵)从地处“天涯海角”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级滨海旅游城,椰风海韵,碧浪白沙的三亚市,在充分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自然资源优势的同时,也着力在探索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社会治理问题上苦练内功。为给人民群众提供普惠式、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从2011年起,三亚市就在原河西区的18个村(居)试点村(居)法律顾问,并在随后的几年间不断扩大试点范围,至2016年8月实现了全市144个村(居)委会全覆盖。而三亚市司法局在全省首创的“1+1+1”法律顾问服务新机制,更是有效地发挥了律师的专业优势,把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引向农村,为三亚市促进农村社会有效治理撑起一把“法治伞”。
“法律顾问作为外来律师,不熟悉不了解村(居)基本情况,到村里两眼一抹黑,村民把法律顾问当作‘有距离’的大律师、村(居)的‘外人’,不知道怎么去寻求帮助,法律顾问空怀满腔热情却总是发挥不出作用。”三亚市司法局律公科工作人员回忆起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起步时的情形充满了无奈。
在村委会综治办每周坐班一次,每个月做一次法治宣传活动。这是侯孝发律师担任崖州区拱北村委会法律顾问初期的主要工作,虽然他充满了激情,但不知道群众日常面临最多的法律问题有哪些、主动咨询群众少和大家对免费的法律服务心存疑问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侯孝发。“工作起来根本没有方向。”
“不要钱还为你办事,你心里有底吗?万一不成,错了最佳时机怎么办?”“这些人我以前也不认识,要是(他们)与对方合伙害我怎么办?”面对群众的质疑,三亚市司法局结合实际提出了从村(居)选派一名熟悉本村事务的热心人员担任法律服务联络员的做法。正是有了对村委会工作和每家每户涉法问题都掌握比较就精准的法律服务联络员,村(居)法律顾问在工作中效果不明显、村委不认可、村民不信任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天涯区海坡村委会会议室村委会干部、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服务联络员正在审核协议 姚锐 摄
“为村(居)法律顾问配备法律服务联络员这一做法非常好。”拱北村委会书记向记者介绍说,法律服务联络员相当于为村(居)法律顾问的“常驻助理”,及时将村委会和村民的情况向法律顾问进行反馈,并带领法律顾问下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协助法律顾问开展法治宣传法治讲座。当法律顾问不坐班的时候,法律服务联络员还能及时“补位”,帮助搜集法律诉求并向法律顾问进行反馈。法律服务联络员在配合法律顾问处理涉法事务时,不断地在储备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思维,也逐渐成长为了村(居)自己的“法律明白人”。
4月2日,在天涯区海坡村委会会议室,记者看到村委会干部、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服务联络员正在为村里一份即将开发的土地讨论合作开发协议,经过村干部与法律顾问律师的多次协商,形成了一份充分体现村集体利益最大化、村民权益合法化的协议,村委会非常满意。“感觉到律师的社会价值得到体现,工作起来更有劲。”该村法律顾问说。
“阳光海岸”棚改指挥部现场总体形态展板 姚锐 摄
三亚市三亚湾“阳光海岸”棚改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段,占地面积1050亩,是三亚市委重点推进项目。但由于该项目涉及征收户数达4489户,棚改难度较大,多年来,一直有群众对该项目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存在异议。但是自从三亚市“阳光海岸棚改律师团队”成立并入驻该项目后,深入各村(居)一线,收集解答老百姓的各类问题,确保在征收安置之前程序的合法性。同时,“阳光海岸棚改律师团队”与涉及棚改的渔港社区、朝阳社区、友谊社区等8个社区的村居法律顾问实行交叉任职,两地联动,及时掌握村居及项目地群众的动态,解答群众的疑问,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取得了很大的作用。
“截止目前,该项目所涉及的600多件行政诉讼案件一审、二审,200多件仲裁确认案件,600多件行政复议案件,全部胜诉。”三亚市“阳光海岸棚改律师团队”负责人于江涛律师告诉记者,这是海南全省首个政府完胜的棚改项目。
于律师介绍“阳光海岸棚改律师团队”服务棚改项目情况 姚锐
“对于涉及人员如此多、时间如此长、利益如此巨大的重点项目,如果仅仅依靠村居法律顾问和法律服务联络员,是难以无法完成如此庞大的涉法任务的。”三亚市司法局党组书记许克峥介绍说,三亚市司法局根据三亚市委、市政府的指示,提前介入“阳光海岸”棚改项目,科学分析,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律师服务团与相关社区村居法律顾问交叉联动的方法,有效保障了重大项目的顺利进行。
1名法律服务联络员配合1名法律顾问可以服务一个村(居),1个法律顾问服务团可以帮助几个村(居)交叉联动的化解矛盾纠纷。2018年8月,三亚市司法局在总结以往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经验基础上,率先在海南全省实施“1+1+1”村(居)法律顾问新模式,由原来单一的1名律师担任1个村(居)法律顾问转变为1名法律顾问+1名法律服务联络员+1个法律顾问服务团的“1+1+1”法律顾问服务新机制。
村居法律顾问正在为居民进行普法宣传 姚锐 摄
“1+1+1”法律顾问服务机制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职能作用,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保障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据统计,该机制开展以来,累计为三亚市村(居)委会及村(居)民提供法律意见576条,帮助制定规范性文件51件,提供法律咨询3708人(次),开展法律援助服务94件,法治宣传发放宣传单33428份,开展法治讲座367场,为村(居)企业开展法律服务253次,调解纠纷案件241件,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纷纷赞扬。
“下一步三亚市司法局将在现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法律顾问服务云平台,将现在的法律顾问服务模式进一步升级优化,依靠网络实时在线的特点,打破法律顾问服务的时间、地域限制,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三亚市司法局局长季端荣表示。
[责任编辑:朱家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