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网讯(记者 施建兵)“开始很担心拿不到工资,现在签了协议就安心了。”经过海口市龙华区司法局金贸司法所所长罗新建连续十多天的耐心调解,33名集体讨薪的民工终于顺利签订了调解协议,与4月26日他们见到罗新建时不同的是脸上的焦急已经被笑容取代,“太感谢罗所长了,为我们的工资跑前跑后”。
“群众利益无小事,更何况是这么多人血汗钱。”罗新建从4月26日接手这个纠纷后,就一直奔波在与民工、发包方、施工方、劳务公司协调的路上,安抚工人情绪,劝导工人通过合法正当途径解决欠薪问题,对发包方、施工方、劳务公司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帮助他们疏通事件责任,化解矛盾焦点,最终顺利地调解了此次纠纷。
这只是罗新建从事十余年人民调解工作中的一件小事,同时也是海口市人民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人民调解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扎实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筑牢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海口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口市以镇(街道)司法所为单位,建立44个人民调解微信群,推动社会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坚持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大调解”工作体系,依托12345热线平台,提供24小时全方位多元化人民调解服务,实现了专职人民调解员全覆盖,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近3年来,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9万多件,成功率98%。
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是人民调解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人民调解工作的价值所在。2018年9月,10多名幼儿园家长因无法正常退费而在龙华区信访大厅上访,经了解,海口市龙华区迪某幼儿园是由长沙迪某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因该公司与王某之间存在资产占用费未按合同约定时间支付而产生纠纷,王某遂强行接管该幼儿园,造成幼儿园无法正常经营。而双方之间的矛盾又直接导致了部分已向该幼儿园支付学费的孩子无法正常在该园上学,因此家长们便要求幼儿园退学费,但园方却迟迟未退学费,从而发生了家长因退费纠纷信访事件。
了解情况后,龙华区司法局、区法院、区信访局和区教育局等多部门立即组成联调小组,在龙华区信访大厅,连夜共同对该起纠纷进行调解。一方面,充分听取群众诉求之后,联调小组充分运用法律知识加以引导,动之以情;另一方面,长沙迪某有限公司代表姜某解释其困难和原因之后,联调小组则以法律为基础,晓之以理,敦促其依法履行支付义务。在联调小组的一致努力下,纠纷当事人达成调解协,现场17名幼儿园家长与长沙迪某公司法人代表姜某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并申请司法确认。
加快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专兼职结合的人民调解员队伍,是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人民调解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18年以来,海口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497名,不仅覆盖全市4个区、44个镇(街道)、457个村(居),还包括旅游、医疗等16个行业性调委会,覆盖率100%。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三位一体”大调解组织网络化体系,使人民调解工作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角落。
2019年3月,海口市美兰区万恒城市花园两名业主因房屋漏水产生的纠纷,主动找到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员帮忙协商解决。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苏淑容耐心听完双方当事人的讲述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耐心对双方当事人进行疏导,并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为双方当事人进行专业化的调解,最终经过一番明理释法,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民调解服务对进一步提高调解质量,提高各类矛盾纠纷的调解率、成功率和协议的履行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口市流水坡社区是由原来的城中村改造而来的现代化滨江花园新社区,针对流水坡社区因棚户改造而引发的拆迁纠纷以及物业纠纷、邻里纠纷这一主要纠纷类型,流水坡社区调委会在将人民调解的法治与社区管理自治相结合的同时创新构建“大数据+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实现了人民调解全面覆盖互联融合。
流水坡社区调委会将“社服通”“市民云”“数字城管”“平安美兰”“民情台账”等信息系统,整合到了12345智慧社区联动中心平台中,并联接海口市12345政务热线,由12345智慧社区联动中心平台将纠纷案件分派至镇街或职能部门后,即可通过智慧调解APP分配至辖区调解员,让调解员与12345政务热线实时联动。
该社区12345智慧社区联动中心平台的应用为社区各类矛盾化解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平台,并使人民调解工作由过去单纯的“调”,转变到了“防”的阶段,在解决社会矛盾环节,由被动转为主动,进而在城市治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该平台实时响应精确到秒,能有效承接处理市级平台转办调解案件,并将调解案件及时分配落实到专职调解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联动、第一时间处置”,使得调解效率质量双提升。另一方面,依托该平台,12345热线由过去被动接受市民拨打投诉处理,转变为调解员主动发现上报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构建起矛盾纠纷信息反馈网络,“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人民调解化解人民群众矛盾纠纷重要方式,但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也在自身领域里发挥着积极作用。”海南省商会总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人介绍,自2001年以来,海南省商会总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先后调解成功商事纠纷89件,仅去年10月以来已成功调解疑难复杂商事纠纷9件,有效的将商事纠纷消解在行业内部,实现矛盾不上交。
成立17年来,海南省商会总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长期在预防调解商事矛盾纠纷中发挥着积极重要作用。最近,新华联香水湾的一建设公司与深圳一设计院因72万元设计费产生争议纠纷,双方已剑拔弩张,场面激烈。海南省商会总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一时间指派专职调解员和兼职调解员律师赶赴现场,帮助施工方理性分析、澄清事实,拟定协调会洽谈思路方向,并现场主持开展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收到共赢效果,促进了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责任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