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琼中公安陈少林:三十二载从警路,执法监督一线的“追光者”

2025-04-30 18:13:24  作者:张洪意  来源: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   浏览量:9210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法制大队的办公室里,陈少林对着电脑屏幕微微蹙眉,光标在一份电子卷宗上逐行游走。这位身着藏蓝警服的一级警长,左手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折页泛黄卷边,右手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案件疑点——从乌石分局刑侦中队的擒凶现场,到乌石分局的领导岗位,再到如今案卷深海中的“法制质检员”,三十二载警徽闪烁,他用近乎执拗的专注,在每一起案件中校准正义的准星。

640 (6)

  突如其来的连环抢劫案

  “当年在村里追凶,摩托车上能颠散骨架;现在审新型案子,得把法律条文掰碎了琢磨。”59岁的陈少林摩挲着警服袖口磨损的纽扣,腼腆一笑间,那些深藏皱纹的往事忽然鲜活起来。当被问到这三十余年的从警生涯里,有没有哪些记忆深刻的案子时,陈少林的表情变得沉稳老练,在沉思几秒钟后他回答道:“有这么一个案子,那时我刚任刑侦中队副中队长没多久,突然有一天接到一个报警……”

  初露锋芒:

  智破“连环劫案”显身手

  在1999年年初的一天,突然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某农场收木材,在回来的路上被两名青年男子拦路抢劫。在接到报警后,刚任刑侦中队副中队长的陈少林连忙带队开展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受害人王某(化姓)是一名做木材收购生意的老板,平时衣着打扮比较时髦,还在手上佩戴几枚金戒指。案发前到村里收购木材时就被两名社会青年给盯上了,当王某在村里谈完生意就准备回农场,没想到骑车刚离开村不到一里地,就被两个社会青年持刀拦路并实施了抢劫,身上金戒指戒指等财物就被搜刮一空。民警在了解完案情后根据王某提供的体貌特征,马上组织警力和线人到附近的几个村庄和农场进行走访摸排,并快速的锁定了嫌疑人,在案发第二天就把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正当陈少林等人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又有一名群众符某(化姓)报警称在前一天晚上在某农场场部附近被人抢劫了一条金项链。“难道有这么巧的事情?”陈少林心里想。于是安排人手让符某辨认犯罪嫌疑人,结果符某一眼就认出了两名犯罪嫌疑人并非常惊讶的表示自己都还没报警,嫌疑人怎么就被抓住了。原来犯罪嫌疑人在抢劫完第一名群众王某后当天晚上又在某农场场部附近看到正在散步的符某,而且脖子上还佩戴了一条价值不菲的金项链,于是便再次实施了抢劫。

640 (7)

  60后老警的“二次创业”

  2016年6月,陈少林从乌石分局副局长岗位上调整到县公安局法制大队负责案件审核工作。“作为一名60后老民警,每天要在办案系统上审核案件,给办案民警呈送过来的案子当好质检员,在刚开始的时候却是还是有些不适应的”陈少林表示,“特别是近些年来,出现了很多新型的违法犯罪,在过去都没有接触到过”。

  在卷宗里寻找真相刻度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出现这样的新型违法犯罪的时候,陈少林总是会在翻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释义》等书籍,同时会找到办案民警,进一步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弄清犯罪嫌疑人在案件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在无法拿定主意的情况下会召开案件分析会开展“头脑风暴”,让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再统一意见。

640 (8)

  解码“手机口”诈骗迷局

  在2023年3月,刑侦大队办理第一起“手机口”案件的时候,对犯罪嫌疑人王某(化姓)的违法犯罪如何定性量刑的时候成为了一个案件侦办的难点。在陈少林深入了解案情,确定王某在明知上家提供的电话号码是为了实施电信诈骗的情况下,依然使用自己的电话与受害人联系,在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引导转账并从中获利,完全符合诈骗的构成要件,在指导办案民警办案思路,加强取证后该案件顺利审查起诉。

  数字背后:

  279+306宗案件的法治坚守

  近三年来,陈少林审核了故意杀人、贩卖毒品、电信网络诈骗、危险驾驶等刑事案件279宗,审核行政案件306宗。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陈少林这名“60”后的老同志,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活到老、学到老,认真当好每一宗案件的“质检员”。(张洪意)

 [责任编辑:林前方]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