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

澄迈法院:树荫底下化纷争,兄弟重续手足情

2025-05-20 12:36:37  作者:羊庆莲  来源:澄迈县人民法院   浏览量:9610

  近日,澄迈县人民法院通过巡回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了一起土地纠纷案件,一场深度困扰家族兄弟的土地权属争议,在村口的树荫底下得到了化解。

  该案原告陈某因村民小组未及时向其发放征地款,遂将村民小组诉至澄迈法院。陈某主张,村民小组在村里张贴了征地款分配详情公告后,在其他村民未提出异议的情况下,未按照公告向其足额发放征地款,严重侵害其合法权益。

  承办法官在庭前阅卷过程中发现,陈某并未提供关于案涉土地权属证明材料,为查清事实,分别联系原被告双方,了解案涉土地的权属及未按照公告发放征地款的原因。经调查核实,案涉土地确无权属材料,而村民小组未足额发放征地款的原因系陈某的兄弟在第二次公告期间提出异议,认为案涉土地属于祖宗留下的土地,理应有他们的一份,要求参与分配。

  “这类涉及到家族的纠纷如果简单判决,可能会让亲情裂痕难以修复。”深入了解案情后,承办法官决定采用巡回调解方式,将法庭设置在当事人所在村落。

  调解当日,承办团队早早抵达现场,并将原告陈某、被告村民小组代表、异议人及其子女们召集到场,不少村民自发前来“围观”。

  调解现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一度紧张。陈某及子女认为案涉土地虽然没有权属证书,但几十年来一直由陈某耕种,该地征地款应属自己家所有。陈某兄弟们则表示,该地是祖宗地,只是由陈某耕种,现土地被征用,兄弟几个应该都有份。

  承办法官敏锐察觉到,陈某及其兄弟们并未过多发表意见,且神情犹豫,而是几方的子女始终在争执,判断陈某和兄弟们内心仍顾念亲情,由此找到切入点,遂采取“三步调解法”:一是进行法律释明。二是注重情感疏导。三是引导理性协商。历经四小时释法、讲理、说情,最终几兄弟在法院、司法所的见证下,对案涉土地进行了比例划分,村民小组也同意按照协商好的计划方案发放案涉土地征地款,陈某当场向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该纠纷圆满化解。

  调解结束后,陈某和几兄弟脸上一扫之前的凝重,现出释然笑容,现场氛围融洽。当事人及旁观村民纷纷点赞,表示法院将法庭搬到村里的树荫底下,让他们深受感动,不仅实质性化解了家族纠纷,让兄弟情感得以维系,还通过“现场说法”的形式,普及了土地权属、征地补偿等法律知识,给村民们上了一堂实用又生动的普法课。(羊庆莲)

  [责编:林前方]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