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屯昌县人民检察院举行国家司法救助主题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近年来屯昌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情况,发布2起典型案例。
发布会现场 蔡冬雪 摄
据悉,2022年以来,屯昌检察院将司法救助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有机结合,构建“主动履职、多元协同、精准救助、长效帮扶”的工作体系,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58件58人,发放救助金58.7万元。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司法温情和检察关怀,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内外联动,织密协同救助暖心网。屯昌检察院对内强化“主动作为、应救尽救”意识,建立“案管+刑检+控申”全院联动模式,及时发现司法救助案源,使符合救助条件的受害人能够及时纳入救助轨道,实现救助工作从“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转变。对外加强与乡村振兴局、妇联、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建立工作人员日常联络机制和线索移送机制,实现信息互通、一体联动,扩宽线索渠道,将救助与帮扶相结合,形成“救助-帮扶-保障”闭环,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深度融合。
严格规范,确保救助精准高效。为保证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及时,屯昌检察院持续强化制度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法规,采取书面审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对司法救助申请做到件件审查、核实,全面掌握申请人最客观、真实的情况;对属于检察机关救助范围且符合救助条件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及时启动救助程序,做到发现一件救助一件;推行“三快”审批流程,即材料审核快,领导审批快、资金发放快,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压缩办理周期。2022年以来,该院司法救助案件平均办案用时为8.4天,比规定的“十个工作日内办结”快1.6天。
靶向施策,聚焦重点救助群体。屯昌检察院采取“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六类人群重点救助”工作模式,重点关注并加大对六类人群农村地区的脱贫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生活困难的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涉法涉诉信访人司法救助力度,重点关注并加大对六类人群的司法救助力度,筑牢民生保障“兜底线”。2022年以来,该院办理的国家司法救助案件中,属六类人群范围共53人,占办理案件总数的91.37%,共计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54.8万元。
凝聚合力,提升救助帮扶质效。在开展司法救助过程中,屯昌检察院创新“1+N”工作模式,在发放救助金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与乡村振兴、民政、妇联、教育等部门携手,构建“检察机关牵头、多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救助体系,落实后续帮扶,多维协同救助,提升救助效果,着力避免司法救助“给钱了事”的简单化做法,实现了检察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建立常态化回访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微信聊访、上门探访等形式,建立“一案一档案”跟踪台账,对救助对象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跟踪回访,及时了解救助对象获得救助后的生活状况及救助资金使用等相关情况,摸清底数和新需求,努力做好司法救助“后半篇文章”,实现“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办案效果。2022年以来,共对被救助对象开展回访48人。
屯昌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郑婕表示,屯昌检察院始终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巩固优化提升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工作理念、机制、经验,把司法救助工作作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积极化民怨解民忧,解决百姓急难愁盼,增强社会和谐关系,为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屯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编:刘慧]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