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安全出行。游玩时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不得轻易涉水……”近日,东方市公安局东河派出所民警唐俊鹏等人拿着救生圈在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开始日常巡逻,也是在阳光下守护的力量。虽不是节假日的旅游旺季,这处4A级景区依旧迎来不少游客,或登高爬山,或泛舟湖面,将绝美风景尽收眼底。
在这美丽的景区里,始终有一抹“警色”相伴,时刻守护着市民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这是东河派出所根据东方市公安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并结合辖区景区打造的“旅游警务”,通过立体巡查、多方联动的模式,谱写平安和谐乐章。
“警色”伴景色,游客出行更安心
近年来,有着“海南小桂林”之称的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热度持续升温,成为网红打卡地。在国庆、春节等长假期间,外来游客增多,景区每天客流量约3000人次。
为提升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游客安全,优化旅游环境。东河派出所结合实际,推出“旅游警务”模式,让景区常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给市民游客满满的安全感。
东河派出所位辖区面积323.3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村、1个广坝居,实有常住人口33677人;派出所现有警力34人。如何充分利用有限警力,不断提升辖区以及游客的安全感是东河派出所致力研究的课题。
为此,东河派出所充分运用“步巡+车巡+空巡”全方位巡逻防控模式,并在景区娥贤村警务室建立“1+2+N”的联勤警务机制,即辖区派出所为旅游警务室配备1名专职民警和2名辅警,并协调景区、网格员、村委等工作人员共同参与。
东河派出所所长王永岩介绍,在旅游旺季和传统节假日客流高峰时段,将建立由辖区派出所参与、镇政府消防专员、市综合执法局、交警等部门联动的旅游安全管理综合体,强化景区及周边的治安管理、巡逻管控和交通疏导,全力保障景区周边旅游服务及秩序。
“风景美不胜收!景区内精彩看到警察、警车巡查,给人满满的安全感。”来自安徽的游客刘岩在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不断按下快门收获美景,与景区相伴的“警色”也是他相机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警务室设在景区,游客玩得更顺心
“呜呜……”随着一阵轻微的轰鸣声,一架警用无人机在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前缓缓升空,秀丽美景和登山游客的身影缓缓出现在唐俊鹏手中的控制器显示屏上,路面车辆一览无遗。
东河派出所的“旅游警务”模式不仅是安全巡查,“步巡+车巡+空巡”全方位巡逻防控和景区娥贤村警务室建立“1+2+N”的联勤警务机制,形成了景区矛盾纠纷快速调解机制,有效给出了“接警快、处警快、处置好”的解题思路。
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有两条上山路,途经娥贤村等4个自然村。每逢节假日旅游高峰期,车流量和游客量剧增,一些交通问题和小纠纷也随之而来。这时,是东河派出所景区巡查民警最忙的时候。“往日为两天巡查一次,旅游旺季是两班倒,警员和游客一起‘逛’景区。”王永岩说,派出所民辅警在游客量增多时,要开展交通疏导、纠纷调解等问题,对涉旅警情时做到快速响应、妥善处置,“近两年来,在“旅游警务”模式的运行下,东河派出所成功化解景区矛盾纠纷51起,化解率99%;且无重大案件发生。”
在2022年,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建立之初,因道路交通、餐饮就业等问题,与村民产生矛盾纠纷,东河派出所联合乡镇、旅文等多部门介入调解,对村民晓之于理,动之以情,与景区运营方探讨景区与景区内村民的共同发展理念,村民可在主要景点处设置食品销售点,并可提供露营帐篷等给游客,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东河派出所民辅警给予景区诸多帮助,道路交通劝导、调节小纠纷都有他们的身影。”东方娥仙岭景区现场负责人林立峰说,东河派出所“旅游警务”模式让景区安全系数倍增,让游客玩得更顺心。
实现景区和村民共治理念是“旅游警务”模式不变的课题,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东河派出所不变的初心。下一步,东河派出所将以“旅游警务”模式为契机,从群众和游客角度出发,结合辖区常见涉旅警情实际特点,不断自我完善提升,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多维度发力,实现景区和村民共治,互利共赢,谱写基层治理新乐章。
[责编:林前方]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