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法官林士立深入田间地头,针对离婚纠纷中争议的槟榔地财产进行实地清点,同时耐心释法析理,最终巧妙化解了这起因财产分割引发的矛盾。
这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于2013年5月20日登记结婚,双方育有一女一子。由于两人在价值观与生活理念上存在差异,日常生活中,琐碎的家庭事务时常引发争执,夫妻间渐渐缺乏有效沟通,最终分居多年,婚姻关系已难以维系。原告因此向乐东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除婚姻关系并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案件立案受理后,承办法官林士立迅速展开工作,第一时间与被告取得联系,细致倾听其内心想法与具体诉求。被告明确表示同意离婚,但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持有不同意见。她提出,婚姻存续期间,双方共同耕种了一片槟榔地,还共同购置了一辆小汽车,这些财产应当按照均等原则进行分割。
在知悉被告的诉求后,林士立法官立即与原告沟通,将被告的想法如实转达。不料,原告听完后情绪激动,坚决反对分割财产。他认为,被告所述的财产均是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尤其是那片槟榔地,从开荒垦殖到日常耕种,再到果实采收,全程都是自己一人默默承担;被告常年在外,既未履行夫妻间的相互扶持义务,也未尽到母亲抚养子女的责任。而小汽车作为家庭日常交通工具,主要用于接送孩子上下学,理应归自己所有。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面对剑拔弩张的局面,林士立没有选择简单的书面审查,而是决定带领双方当事人前往田间地头,对槟榔地进行实地财产清点。站在郁郁葱葱的槟榔林间,看着这片承载着夫妻共同生活印记的土地,林士立法官开启了 “温情调解模式”。他一方面从法律层面着手,向双方详细解读《民法典》中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分割原则等相关规定,明确哪些财产属于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应当依法进行分割;另一方面从情感角度出发,引导二人回忆多年婚姻中的点滴温情,感念婚后共同为家庭付出的努力与互帮互助的过往,希望他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多为一双儿女着想。
经过几轮推心置腹的沟通,当事人的对立情绪逐渐缓和,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在林士立的耐心引导下,双方终于找到了利益平衡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原告与被告各自抚养一个孩子,抚养费由双方各自承担;槟榔地及小汽车归原告所有,原告向被告支付相应的财产折价款。一场剑拔弩张的离婚纠纷,在田间地头的温情调解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婚姻家庭纠纷的妥善处理,不仅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更直接影响着家庭的和睦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安宁。下一步,乐东法院将持续深化巡回审判工作机制,将法庭 “搬” 到群众身边,用更高效、更务实、更暖心的司法举措,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盼,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云淇 邢诗浩)
[责编:刘慧]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