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本号法庭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将“车载便民法庭”驶入本号镇亚上村,并邀请村委会干部、村民代表、网格员及调解员旁听案件审理,通过“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成功调解一起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该案原、被告系同村村民,因土地相邻经营发生争执,在此过程中,被告使用刀具将原告头部砍伤。为避免“一案结而千怨生”,本号法庭党支部决定启动“车载便民法庭”下沉机制,在村委会现场组织巡回审判。庭审过程中,法官先是从法理与情理的角度出发,缓解双方对立的情绪,并耐心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及“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明确双方责任划分。其中加入了法庭教育环节,一方面对被告强调一时冲动的法律后果结合其行为对双方家庭的影响进行警示;另一方面,对当事人及在场旁听人员,释明维权的合法路径,就相邻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诉讼来正确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而非以暴制暴。同时,充分考虑被告履行能力,推动原告适当降低赔偿预期。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矛盾得以圆满化解。
庭审结束后,法官对现场旁听的村委会干部、调解员、网格员讲解矛盾化解技巧,以该案为典型案例,系统讲解了邻里纠纷的前端发现、沟通技巧与化解策略,着力提升基层组织预防化解矛盾的能力。对可能激化的相邻权争议要早发现、早介入,从源头上避免纠纷升级为治安或刑事案件,筑牢基层稳定“第一道”防线。现场村民纷纷表示,这样的庭审看得明白,法律听得进去。一位调解员感慨:“这样的培训实在管用,通过真实案例学习调解方法,以后我们处理类似矛盾,更有底气、更有方法了。”
“车载便民法庭”不仅是审判场所的延伸,更是党建引领下,司法服务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陵水法院本号法庭将持续优化“车载便民法庭+”服务模式,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基层倾斜,以“便捷化、温情化”司法服务,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为构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王永康)
[责编:刘慧]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