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网讯(通讯员 马杰鑫)6月5日上午,海口海事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结合6月8日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发布中英双语《海口海事法院海事审判白皮书(2016-2018)》,通报了2016-2018年度该院海事审判具体情况。这是该院首次以中英双语发布审判白皮书。
海口海事法院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悉,白皮书分三个部分对该院2016-2018年度依法履行海事审判职能的主要情况进行了介绍,专项分析了近三年海事审判总体情况、主要特点和特色工作等情况,挑选四类典型、新型案件介绍审理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同时对典型案例进行发布。
海口海事法院新闻发布会现场
白皮书显示,三年来,该院受理案件共3780件,新收案件立案标的84.72亿元,结案3675件,结案率97.22%。案件审理情况总体向好并呈现以下特点:海事行政案件增长明显,收案数量由15件增长至108件;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收案数量下降迅速,结案调撤率逐年上升,收案数量由174件下降至22件,调撤率由37.36%上升至77.27%;执行案件收案数量、类型占比变化较大,办案绩效指标趋好,“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特别程序案件收案数量下降幅度较大,由134件下降至3件。
海口海事法院发布2016-2018年度海事审判白皮书
白皮书还介绍了该院履行海事审判职能中的特色工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制定办案暂行办法、办案质效考评办法等配套制度,加强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规范案件审理程序,完善监督惩戒体系,提升审判质效。立足海事审判特色,制定服务保障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意见,开展“依法行使对我国管辖海域的司法管辖权”的主题调研,依法审理涉三沙海域案件,自觉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稳步推进海上巡回法庭和岛屿审判点建设,制定《海上巡回法庭及岛屿审判点工作制度》;开展足迹遍及南海海域、航程2000余海里的海上巡回审判和法治宣传;在西沙晋卿岛成立岛屿审判点,在中国海监“2166”号执法船成立海上巡回法庭。不断完善司法为民举措,开通诉讼服务平台,完善网上立案和在线立案咨询等多种便民服务措施;推行“全天候”保全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强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组建以青年干警为主的改革创新研究小组;推行境外诉讼主体概括性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制度。积极强化互动协作,与海南海事局、华东政法大学等机关、高校搭建良性互动合作平台,在业务调研、教育培训、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凝聚工作合力。
白皮书第二部分围绕涉海工程建设纠纷、海域使用引发的行政纠纷、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涉邮轮游艇纠纷四类典型纠纷,在通报案件审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审理过程中发现的填海造地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未取得海域使用权证对围填海工程施工合同效力的影响、行政赔偿案件中“合法权益”的认定、行政行为的外化及可诉性、船员与用人单位间关系的确定、港口水域泊位收费标准等20多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分别提出针对性解决意见。
白皮书第三部分精选了七件典型案例予以公布,该批案件涉及船舶保险、船员劳务、海事行政赔偿、申请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海难救助等相关海事法律问题。这些案例的裁判意见,对统一司法裁判标准、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强化海事司法宣传、促进海洋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为海南所属港口和水域以及西沙、中沙、南沙等岛屿和水域发生的海商、海事案件和涉海行政案件的一审管辖法院,海口海事法院肩负着鲜明的时代责任和特殊的历史使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海事审判白皮书的发布,是对近年海事审判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展现了新时代海口海事法院司法工作新动向,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朱家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