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

放暑假前最后一课 法治副校长的嘱托请收好

2019-07-05 16:44:52  作者:  来源:法治海南   浏览量:00
  人民法治网讯(通讯员 叶喆)“法治中国必须有你,这是你们终身需要学习的课程,是补考代价巨大、挂科就“凉凉”的课程,很高兴今天我们有机会共同学习。”7月4日下午,万宁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陈玉林在暑期放假前一天,为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的同学们送上了一节法治课,风趣幽默的开场引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万宁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陈玉林担任万宁附属中学校法治副校长
  授课开始前,陈玉林接过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校长张东海颁发的法治副校长聘书,正式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法治副校长。学生代表为其佩戴上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校徽,并赠送该校校服。“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中的一员了!”佩戴着检徽和校徽的陈玉林向全体同学宣布,亲切而掷地有声。
  
  随后播放的微电影《全家福》在场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家福》是由万宁市检察院办理的司法救助案件改编而成,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因一起未成年人检察案件雪上加霜的故事。一线平凡岗位上的检察官陈穆敏,通过行动逐渐赢得被害人家属的信任,并全力做好司法救助工作。熟悉的检察官、熟悉的取景地给老师和同学们强烈的代入感,同学们兴奋地拉着检察干警表达喜爱之情。通过微电影,同学们对检察机关的形象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了解了检察机关已经做到的、努力在做的、想要做得更好的愿望,也为接下来的法治课增加了更多的期待。
  
法治课现场
  下午四点二十分,法治课正式开始。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高一年级740余名师生在报告厅聆听讲座。法治课持续一个小时,陈玉林从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四个方面展开讲授,用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灵活的互动、通俗的语言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陈玉林围绕“法律为什么要被信仰”的要点,阐述“法者天下之准绳”的准则。从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及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职能等三个方面展开讲授宪法的意义、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原则和职责。当讲到同学们身边发生的侵财型犯罪和暴力型犯罪案例时,陈玉林语重心长地告诉同学们:“善恶往往在一念之间,一时的贪念可能毁掉一生的前途。”他强调,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和学校共同的责任。保护好自己,是每位同学必须掌握的技能。“同学们并非孤立无援,检察机关始终持司法之利剑为你们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陈玉林结束了授课。同时,留下了一份特殊的课后作业,让同学们记录暑期尊法、学法、守法的所见所闻,开学后和大家分享。
  
法治课现场
  接下来的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绞尽脑汁”想要考一考这位新认识的法治副校长。“陈校长,我也想从事您这样的工作,认识您这样的人,有哪些学校和专业可以推荐吗?”“副校长,法律为什么要制定够罪标准呢?如果每次犯错都不够罪,是不是就不用受到惩罚了呢?”“您好,陈校长,检察机关能提供什么样长期有效的资源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呢?”“陈校长,转隶对检察机关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陈玉林认真回答每一位同学的问题,还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工作经历和对同学们的期待一同分享给大家。
  
法治课现场
  据悉,自2018年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万宁市检察院已开展142次法治宣讲活动,覆盖全市138所中小学,受教育学生约16200人。该活动是深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的具体举措,充分展现了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高度关注。万宁市检察院将继续充分履职,与教育部门、学校相互配合,做好在校生法治教育工作,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保驾护航。
  
  万宁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吴政、万宁市教育局副局长曾强、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校长张东海出席活动。万宁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全体干警、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全体行政干部、年级长参加活动。
  
  [责任编辑:朱家震]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