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

乐东法院多举措开展扶贫扶志工作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2018-12-13 16:18:03  作者:  来源:法治海南   浏览量:00

  人民法治网讯(黄其高 通讯员 纪莉莉)近日,海南省委李军副书记到乐东县西黎村调研扶贫工作时,对乐东法院设脱贫攻坚“红黑榜”,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给予了肯定。据了解,自今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乐东法院紧紧围绕省委、县委关于脱贫攻坚的有关工作部署,以法治扶贫为引领,“互讲互评”为抓手,设立“红黑榜”为促进,产业扶贫为支撑,多形式开展扶贫扶志工作,使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自我发展能力、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提高,有效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


  

乐东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马雪涛到村委会指导开展“互讲互评”工作

  乐东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乐东法院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乐东法院关于在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互讲互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明确讲评内容、强化组织统筹、发动群众参与、突出党建引领、注重成果运用等五个方面,对在帮扶村开展“互讲互评”工作提出要求。《方案》实施后,乐东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马雪涛亲自到大安镇后物村召开“互讲互评”帮扶活动动员部署会议,并多次派出扶贫干部到西黎、昂外、南木等扶贫其他6个指导村开展“互讲互评”,要求将其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推进。据了解,自《方案》实施以来,乐东法院先后在后物、西黎、昂外、南木等四个扶贫指导村开展了“互讲互评”工作,并推选出12户脱贫表现积极的贫困户上“红榜”名单,曝光4户靠要思想严重、评议结果差的“黑榜”贫困户名单。通过开展“互讲互评”,进一步转变观念习惯,切实增强了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评村组干部的履职担当意识,为培育贫困群众主体意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决心,确保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乐东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马雪涛到村委会指导开展“互讲互评”工作

  11月19日,乐东县大安镇后物村根据“互讲互评”评议结果,评选出4名在脱贫过程中表现突出的贫困户,并组织召开表彰会议对其进行表彰,乐东法院党总支副书记黄守昌代表乐东法院党总支为4名受表彰的贫困户发放了奖励品。通过表彰先进典型的方式激发其他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和斗志,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鼓励其他贫困户向榜样学习。


       

乐东法院驻村第一书记林士立和党总支副书记黄守昌表彰优秀贫困户

  同时,乐东法院还开展产业扶贫,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目标,在精准脱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立足扶贫村独特地理环境,以发展扶贫产业为切入点,在扶贫指导村打造村社合一升级版,推进村企合一,成立村级企业。加大力度处理农村土地“三过”问题(承包土地过大、租金过低、租期过长),对帮扶村存在的“三过”问题进行集中摸排,及时协调承包方依法按政策提高土地租金,确保村民集体增收。积极引入“小种鸡”养殖产业,目前已初步在乐东县大安镇昂外村投产。乐东法院相关负人介绍,今后将继续以“百企帮百村”“一村一产业一特色”作为脱贫攻坚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土地“三过”问题清理,实现扶贫指导村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乐东法院驻村第一书记林士立和党总支副书记黄守昌表彰优秀贫困户 

  除此之外,乐东法院还积极推进法治扶贫,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结合扶贫工作,将送法下乡活动列为常态化工作来开展。选取贫困户拒不赡养老人等典型案例,把庭审开到田间地头,教育子女主动承担赡养义务,并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做到以案释法、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使脱贫攻坚形成内外合力,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乐东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法院共调解家事纠纷45件,巡回办案213件。进一步完善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了人民法庭、流动法庭的前沿阵地作用,与乡镇司法所、村委会共同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积极构建覆盖全县各村庄、社区、农场的调解员网络体系和搭建远程诉调对接平台,将扶贫指导村打造成矛盾“不出村”、纠纷“不出镇”的“无讼村”,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使贫困户安心生产,致力脱贫。
  
  同时,乐东法院还坚持“扶贫先扶志”的帮扶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扶贫新模式,在大安镇后物村举办脱贫攻坚“爱心扶志班”,免费为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提供课程辅导,并推出法治教育课程和道德文化宣讲,引导中小学生学法、懂法、知恩、感恩,努力让贫困户的孩子更好地成长。并借助“爱心扶志班”,积极向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宣传“艰苦奋斗、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的精神,帮助贫困户摆脱思想贫困、树立主体意识,让贫困户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从而更好地参与政策落实并获得帮扶。
  
  

[责任编辑:刘慧]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