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代龙超 李工作 顾逢智)“贯彻实施《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强‘三无’船舶清理整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打击走私,利国利民,举报走私,人人有责”……这是3月31日,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筹备组)琼海支队民警在沿海岸线、辖区村庄利用无人机宣传4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下称《条例》)一幕。

儋州支队民警利用高音喇叭向渔船民开展反走私宣传 王霏 摄
2020年1月6日,海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1月10日海南官方媒体全文公布,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海南省人大常委会1月10日在其官网就《条例》作出解读。据介绍,《条例》强调严禁利用国家给予海南的关税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进行走私违法犯罪活动。为更加有效预防走私违法犯罪活动,《条例》构筑了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的反走私立体防控网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反走私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海岸警察总队(筹备组)昌江支队民警开展《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宣传工作 田丰宝 摄
连日来,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筹备组)充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制定宣传计划,组织民警进港口,登渔船,入村庄,上海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走私宣传活动。总队(筹备组)三沙、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澄迈、海口支队组织开展“反走私宣传上渔船”活动,民警通过进渔村、上船头,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和微信传送反走私常识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加强渔船民群众的反走私意识;陵水、乐东、昌江、儋州、东方、临高、洋浦等支队,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等工作,开展“反走私宣传入社区”活动,组织民警采取走村串户的方式,深入辖区村庄开展反走私宣传,在社区居委会公示栏、辖区重点地段、重点部位等场所悬挂宣传横幅160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

海岸警察总队(筹备组)澄迈支队民警开展《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宣传工作 贺世珩 摄
海口、琼海、万宁、陵水、三亚支队针对景区群众密集、人流量大等特点,充分发挥开放景区宣传阵地优势,开展“反走私宣传进景区”活动,组织景区派出所深入假日海滩、玉带滩、天涯海角等景区以及辖区动车站、汽车站、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商品房住宅小区、建筑工地等人流密集区域,向广大游客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条例》相关内容、解答问题,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和支持反走私的浓厚氛围。

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筹备组)破获特大销售伪劣产品(走私烟、假烟)案 何镕昊 摄
2019年,为有效防范走私分子利用沿海船舶走私,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筹备组)根据省委省政府、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等各级部署,着眼服务保障自由贸易港建设沿海管控需要,为进一步摸清船舶现实状况,夯实反走私管控基础,部署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沿海船舶备案数据采集会战。累计走访校对船舶数据3万余艘,摸排采集“三无”船舶1万8千余艘,并为无任何识别号牌的1万余艘“三无”船舶编装治安管理识别号牌。

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筹备组)三亚支队后海派出所民警向辖区渔船民宣传《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
在省公安厅、省打私办的组织领导下,各级海岸警察部门立足沿海管控主责主业,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反走私工作协同配合,严厉打击走私违法犯罪,落实港(岙)口、码头、沿海岸线民警分段管理责任制,结合禁毒“双岸长”工作机制,加强反走私专门工作和群防群治工作,依法开展船舶及船载货物物品治安检查等工作,主动开展反走私打击整治,最大限度挤压走私违法犯罪空间。

琼海支队利用无人机在海岸线开展《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宣传
2018年以来,共查获涉嫌走私案件12起,其中,成品油案件9起、冻品案件2起、香烟案件1起,累计缴获成品油400余吨,肉类冻品约500吨,香烟3000余条,查获违规运输活体动物入岛25起,牛羊等活体动物15170只。

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筹备组)破获海口“6·12特大销售伪劣产品(假烟、走私烟)案 代龙超 摄
洋浦支队民警向辖区渔船民开展《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宣传 范耀文 摄
[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