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叶喆)9月是开学季,是新学期的开始。为继续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号检察建议”文件精神,让“一号检察建议”的力量陪伴同学们成长,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检察院将“开学第一课”与“一号检察建议”督导落实相结合,走进万宁辖区10所中小学,为开学季增添法治温度。
第五检察部检察官吴伊凡在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询问学校对涉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文件精神的掌握情况
9月8日至24日,万宁市检察院深入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万宁市第二小学、民族中学、北大中心学校、市第一中心小学、万城镇初级中学、长丰镇中心学校、万城镇第二中心学校、大同中学、后朗小学等10所中小学,对教职工、在校学生对“一号检察建议”开展的教育频率、知晓情况、熟悉程度等开展走访调查。
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林燕带队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走访七年级教师对“一号检察建议”了解情况
通过在校园中开展随机抽查,检察官发现,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快两年的时间中,万宁辖区中小学校法治教育重点向贯彻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文件精神倾斜,性别教育、预防性侵害教育等不再是“扭扭捏捏”“难以启齿”的教育话题,从老师、家长到同学们都可以大方分享自己对预防性侵害的认识,提醒自己和身边人提高防范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捍卫权利。
在走访过程中,检察官也发现了落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新入职的教师对“一号检察建议”的精神理解不够、教学经验不足。从六年级到七年级的孩子法律知识需求更多、理解更深,需要法治教育持续深入。部分家长对性别教育仍然存在畏难情绪。
法治进校园宣讲团成员、检察官助理杨慧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同学们讲授法治课
针对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万宁市检察院在开学第一课就选择了预防性侵害这个主题,进一步夯实“一号检察建议”的教育基础。
同学们沉浸在检察官讲述的真实的案例中,对预防性侵害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的法治课堂上,七年级的同学们聆听了一场生动的法治课。法治课以播放电影《素媛》的节选片段拉开序幕。几分钟的短片让同学们湿了眼眶,对性侵害有了直观的认识。法治进校园宣讲团成员、第五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杨慧向同学们讲解了性侵害的表现形式和认识误区,结合问答互动、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和感受正常身体接触和性侵之间的界限,加深了学生们对性侵的认识,并教会学生们如何预防性侵、面对性侵。
杨慧说,自从她成为了一名母亲,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每一节法治课都能为同学们带来温暖和力量,让他们在法律的保护下茁壮成长。
[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