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有这样一支“火焰蓝”队伍,他们对党忠诚、牢记使命、敬业奉献,他们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他们就是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海口支队龙华区大队。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队伍,始终坚持把抓党建作为固本制胜的“定海神针”和“传家宝”,着力在党旗下锻造过硬队伍、催生强大力量,圆满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重任、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为维护社会稳定、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里的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他们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走进龙华消防,聆听优秀党员的传承故事,感受党员夫妻的同舟共济。
红色传承 父子之间的消防接力
“父亲是一名消防干部,更是一名老党员。”龙华消防专业技术十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黄颂元提起自己的入党经历,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父亲。黄颂元出生于一个“红色”家庭,“共产党员”这个词对于幼时的他来说并不陌生。“父亲总是把党挂在嘴边,讲党的恩情深似海,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黄颂元对党充满了崇敬和向往。
2007年的一堂政治课上,黄颂元被历史上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事迹深深触动,他想到了身为党员的父亲为守护万家灯火,始终恪守本职、不辞辛苦,无论是寒冷刺骨的冰水,还是高温炽热的烈焰,父亲总是不惧危险、冲锋在前。那一天,他第一次强烈地渴望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于是黄颂元主动向系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为能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学生会干部的黄颂元积极参加学生会、社团活动。2009年7月,黄颂元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我清楚地记得,宣誓那天,在系里举办的庆祝‘七一’党员大会上,领誓人带着我们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让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从那一刻起,党员对于黄颂元来说,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为了理想信念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之源。
2009年,黄颂元正式地加入了消防救援队伍。在工作中,黄颂元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敢于拼搏奋斗、为民请命。”面对辖区建筑年代久远、人员高度密集、场所鱼龙混杂和矛盾错综复杂四大防火难点,黄颂元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主动提请区政府、派出所和职能局开展“三合一”、废品回收站、老旧小区、消防车通道专项整治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整治效果。
为使“防消一体化”效能得到充分发挥,黄颂元积极探索适应辖区实际的社会化消防工作模式,将微型消防站建设与区域联防工作相结合,持续推进全区386余家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轮训工作,对下辖2个消防站6个专职站进行“手把手”防火培训。2021年5月,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为确保火灾形势平稳,黄颂元主动联合派出所及社区网格员,对重要路段沿线及纵深200米范围内120余家中小场所开展地毯式排查,有效消除了风险隐患,发挥了网格化综治成效。
“父亲的言传身教为我的人生点亮了明灯,如今我已成家有了孩子,会把红色家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任职12年以来,黄颂元共获得个人三等功4次,被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次,连续4年干部年度考评为优秀,被支队评为消防监督先进个人2次。
同舟共济 夫妻党员的双倍坚守
在海口市消防救援支队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黎祖明是灭火救援一线的消防精英,妻子朱琳是防火监督战线上的业务骨干,两人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青春、爱情和使命倾注在消防事业中。
“作为一名党员,冲锋在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龙华消防金盘消防救援站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黎祖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事消防工作18年来,黎祖明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先后参与灭火救援战斗1500余次,抢救被困群众600余人,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财产损失500余万元。
2017年8月10日,海口地区普降暴雨,海口市景山中学有大量人员被积水围困,消防站接到调派后,黎祖明立即带领队员赶往现场实施救援。黎祖明奋勇当前,由于环境恶劣,救援过程中他踩进暗坑,被水下建筑废料绊倒,被铁板划伤脚,但他没有停下脚步。经过近4个多小时的救援,52名群众被全部疏散至安全区域。
“她是防火的,我是灭火的。我们共同的责任就是守护万家的平安。”黎祖明的妻子朱琳是海口市消防支队美兰区大队一名防火监督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常常穿梭于楼顶和施工现场,对消防用品抽样送检,消除重要场所火灾隐患,指导单位提前整改问题。“我多做一点工作,也许能让你少出一趟警。”黎祖明说这是妻子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深知防火工作的重要性,每天早出晚归,努力把严防火灾的工作完成得更好。
“我们已经半年没有见过两个女儿了。”黎祖明和妻子结婚8年,有一个7岁大的儿子和一对3岁的双胞胎女儿,由于工作原因,他们只能把两个女儿送回广西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两个女儿也很乖巧懂事,想爸爸妈妈的时候不哭也不闹,只是吵着要给爸爸妈妈打视频电话。对女儿的愧疚,夫妻俩深深埋在心底。黎祖明说:“孩子的成长总是特别快,不知不觉间,她们就会说话了、会走路了,她们的每一次成长对我来说都很突然。”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和家人一起去旅行。”黎祖明和妻子两个人休假的时间都很少,每到假期,7岁的儿子只能跟着他们到上班的单位。有时候两个人都要值夜班,孩子也就跟着一起“值夜班”。“陪伴家人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是作为党员,每次参与完成灭火救援,帮助群众化解危机和困难,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份职业的神圣和伟大,我们夫妻俩感觉挺骄傲的。”黎祖明说。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黎祖明、朱琳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发挥消防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才保障了万家灯火安宁。
一心向党 文职人员的执着追求
韩文婷是龙华消防一名文职人员,她从未上过火场,却走遍辖区大大小小各家单位;她从未握过水枪,却一次次力扼隐患喉舌;她的档案中没有丰功伟绩,却为防火安全立下不菲战功。
2018年12月,22岁的韩文婷入职海口市龙华区消防救援大队,协助大队助理员开展防火监督和火灾调查工作。入职近3年来,韩文婷切实做到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大队领导及大队助理员交代的任务。在历次迎检中,加班加点收集和整理材料数据,顺利对接机关各部门,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协助大队助理员完成“双随机、一公开”共计100余家、完成行政处罚案子共计15家,受到大队领导及大队助理员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龙华消防在突出实地研学、为民践学中全面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形成了“人人学党史”的浓厚氛围。而在这一次热潮中,韩文婷萌生了“成为一名党员”的想法。
“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身边的党员,他们信仰弥坚,勇于担当,至诚奉献;他们姓名不同、经历各异,却都在各自岗位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争做新时代先锋模范。”韩文婷说,“这些无私奉献的党员,用实际行动感染着我、教育着我,敬佩的同时,我心里产生了迫切的渴望:我也要入党,成为一名有坚定信念、奉献精神、家国情怀的共产党员。”
“红色种子”在心中发芽后,韩文婷向大队反映了自己想要入党的决心。但是消防体制改革转隶以来,关于消防文职人员入党方面没有相关的文件规定,也没有政策支持,文职人员入党成了一个大难题。
“刚好今年大队想要入党的文员特别多。大队就多次跟支队反馈这个问题,支队又向总队反馈,然后就在今年的六月份,总、支队根据新情况,探索试行下发了文员入党指标。”韩文婷说,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她立即将自己的信念、想法,对党的向往、渴望都写进了个人入党申请书中,希望能够早日加入党组织,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2021年7月号上)
[责任编辑:刘慧]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