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和他的爱心私家车
近日,在海口某个核酸采样点附近,停放着一辆白色的私家车。车主不锁车,还将车门打开,车内还放置了饮料、口罩、塑胶手套、酒精等物品,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个可以休息、补给的场所,赢得了众多志愿者、市民点赞。
4月10日下午,海南日报记者在海口市美兰区恭和苑小区门口见到了这位私家车车主杜江。原来,杜江是一名志愿者,也是海南省义工互助协会创办人。当时,他正穿着志愿者的红马甲,组织市民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在距离采样点不到100米的地方,就停着他的车。
走近杜江的车,只见车后贴着一张纸,上面醒目地印着几行字:“车没锁,抗疫志愿者可打开车门休息,最起码可以歇歇脚,车里没有贵重物品,请放心。”车窗和车门都是半开状,车前排也贴着一张纸,写着:“您辛苦了,请喝水。洗手液、口罩、手套可用,我也是志愿者。”车后座还备有一箱饮料、一袋口罩和手套。
“从清明节开始,我们协会就开始招募志愿者,协助医护人员完成核酸采样,以及为居家隔离的市民送上爱心物资。”杜江告诉记者,他在核酸采样点发现,志愿者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一站就是一整天,周边几乎都没有休息的地方,“这几天天气炎热,穿着防护服的志愿者们常常不到半小时就全身湿透,但周围也没有阴凉处可以休息。”
杜江想着自己的车刚好停在不远处的树荫下,志愿者要是能在车上休息个三五分钟,也能缓解疲劳感。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立即去打印了一张纸,贴在车身后,希望志愿者能看到。
“这几天,我所到之处,都会把车停在附近有志愿者的地方,一停就是五个小时以上。不少来车上休息过的志愿者说,车上很凉爽,水和饮料也很解渴,这是一个很贴心的举措。”杜江告诉记者,到现在,车上的饮料已经添了三次,“看到车上的东西少了,我很开心。”
疫情防控期间,海口一批批志愿者穿梭在逆行队伍中默默付出,用爱心与奉献筑起了一道道“防疫长城”。数据显示,此次疫情期间,海口市共组织了3100多名社会志愿者奔赴一线开展防控工作,并收到数10家爱心企业给予防控物资、餐饮等方面的帮助。
[责任编辑:刘慧]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