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撰写人:罗存
8月20日晚8点临时接到通知,要求省妇联所在的B组成员9点乘车前往月川社区,配合警方做好月川社区封控巡逻巡查工作,确保居家隔离的居民足不出户。因酒店晚餐尚未准备好,我们五人匆匆吃了泡面,准时乘车前往月川社区,更换大蓝防护服开展工作。
到位后,我在卡口民警带领下,前往疫情封控区老干区三巷开始巡逻,听民警介绍三巷基本情况和工作内容。三巷很多楼栋门前都贴了居家隔离的封条,有的阳性楼栋被拉了警戒线。
三巷很多地方晚上没有路灯,只能依靠手电昏暗的灯光照明,万分感谢省妇联党组在出发前帮我们准备了充足的物资,让我们可以在晚上巡逻。有时会遇到离家的居民,我们劝他们尽快返回家中,不要随意外出,减少人员流动;如遇到需要买菜或物资的群众,告诉他们尽快和社区联系,由社区派人送货上门。
三亚的夜晚依然热气逼人,穿上大蓝防护服后,我的汗水不断往下流,再加上还有很多“热情”过度的蚊子,巡逻一圈下来身上往往会多几个包。凌晨12点半,我们等到了接班的同志,大家返回住处后抓紧时间洗漱休息,为第二天上午8点值班做好准备。
日记撰写人:杨家乐
8月21日,早上8:00我们组穿戴好防护服到达月川社区,同往常一样,我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值班巡逻工作。
临近中午,五巷、六巷一切正常,群众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六七个想要出巷子的居民被我们成功劝返,正当我松了口气,一位老大爷骑着电动车突然从五巷冲出来,我赶紧拦住他,询问情况。他说要去巷口领菜,家里没有吃的了。我告诉他,现在实行全域静态管理,居民不能外出,有任何需求给居委会打电话。但这位老大爷执意不肯回去,说了几句竟哭了起来,我非常理解他的感受,但是职责所在,我必须让他回到巷子里。
我先稳定他的情绪,记下他的联系方式,让他先回家耐心等待,这时民警大哥也过来帮忙,终于成功将他劝返。接着我给居委会打了电话,得知物资已经送到,但物资需要专人配送,现在人手紧缺,所以得等一段时间,一个小时后老大爷顺利领到了物资,我也跟着很高兴。
日记撰写人:蒋艳
8月22日晚11时许,我们B组巡查人员照常上岗。我们打着手电,沿着漆黑一片的东一巷往深处走去,开始今天的巡查。
当我来到巷子深处,突然看到几人蹲在路边。“你们聚在这里干嘛,这么晚了,赶紧回家。现在还在转运,外面很危险!”我即刻劝阻他们。“我们等着领菜的,社区要发菜。”路边的群众回答道。“是啊,菜什么时候能送到啊?”“还有没有菜啊?”旁边巷子更深处陆续传来更多的声音。我们晃着手电往深处一照,只见更多群众守在巷子深处。“大家先别急,请回家等等,如果社区送菜过来,一定会通知大家的。”感觉情况不妙,我们一边安抚劝阻群众,一边赶紧通过工作群报告地点和情况,但听到声音下来的群众反而越来越多。这时,远处闪过一片灯光,只见一位工作人员骑着电动车过来,我们赶紧把他拦下:“您好,请问您是哪个单位的?”“我是社区的志愿者”。见是社区工作人员,熟悉本地情况,我连忙将基本状况向他说明。于是他便开着警示灯劝群众回家,尽管部分群众开始松动,但更多群众还是留在原位继续观望。有群众甚至开始大声嚷嚷说等菜送到了要抢菜。见状,我一边让队友继续向工作群报告情况,同时联系同组值班的警官,一边返回值守卡点向警方求援。在返回途中,还看到路边开始有零星穿着隔离服的等候人员,原来,这些是需要转运的阳性病人。小心避让转运人员,在卡口处向警官说明清楚情况后,我再次步行返回到东一巷尾,与赶来支援的警官一起,耐心解释外出风险和送菜情况,将群众劝阻返家。面对着重新沉寂下来的巷子,来往奔走大汗淋漓的我才长舒了口气,放下心来。
一边是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一边是路遇阳性病人,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是面临危险畏惧退缩不仅没有用,反而可能带来更大风险,如果不及时疏散群众,将可能引发新的疫情,甚至破坏当前得之不易的“追阳”攻坚成果,因此只有迎难而上,主动解决问题,才能消除风险,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日记撰写人:吴文玲
自从到月川社区后,我们小队实行三班倒轮班制,上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后继续到岗开展工作已成常态。8月23日凌晨,这是我到月川社区后执勤的第一个夜班。凌晨天气十分闷热,加上穿着隔离服令人汗流浃背,但是为了做好自身防护,秉承不给社区添乱不帮倒忙,我坚持不脱下隔离服,避免造成感染。
00:12,社区的工作人员到我负责的川河路七、八巷(老干区)发放医疗物资,根据区疫情防控的工作安排,为减少疫情的扩散,我引导两个巷子的患者穿上隔离服、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由于是第一次穿隔离服,不清楚穿的方向,胡乱摸索,我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下,细心地告知他们如何正反系带,节省了他们穿戴时间,高效率完成了转运工作。
日记撰写人:刘晓晖
8月24日的三亚艳阳高照,但大概是台风来临前的宁静,路边的绿树纹丝不动,太阳一点一点地升起,遮阳棚下越来越闷热。尽管志愿者们穿着的是“小蓝”隔离服,但不透气加上阳光的炙烤依然让大家觉得身处蒸笼里,不一会就全身湿透了。
下午2点半,需要转运隔离的群众陆续向老干八巷外走来。详细询问下,群众说社区工作人员交待让他们前往二巷上车,为了确保衔接不出问题,我和值班的民警商量一下,由民警指挥群众在巷口排好队,我一路小跑前往二巷核实情况。核实清楚后,我即刻返回,引导指挥群众前往二巷登记坐车。看着群众和“大白”成功对接,有序排队上车后,我才继续返回点位值守,但这短短几百米的几次往返已经让我的汗水像小河般流淌。
8月25日,受台风天气影响,今天的三亚大雨小雨轮番上阵,为穿隔离服的志愿者们带来一丝清凉,但却带来别样的烦恼。尽管天在下雨,但仍需巡查巷子、插回标签、检查证件、劝返群众,不一会,头上、身上都被雨水打湿了。“注意检查帐篷上面的积水,及时清掉,防止帐篷被压垮。” 在卡点值守的我看到工作群发来提醒,心里陡然一惊,忙抬头检查,只见帐篷有两个角落已经积满雨水,深深地垂了下来。我赶忙找来棍子将帐篷往上顶,清掉积水。然而台风天的雨实在太大了,刚清掉的雨水几乎分分钟便积成一大滩,我只能反复不停地清除。待到雨小的时候,我再从其他被雨水压垮的帐篷上拆下零件,加上一次性筷子、矿泉水瓶等做成架子把帐篷撑满起来,才算解决掉帐篷积水的问题,清除掉帐篷被压垮的隐患。
[责任编辑:刘慧]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