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朱家震 通讯员 王妍 廖茹奇)7月13日上午,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三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召开涉外劳动争议裁审衔接机制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全市劳动争议纠纷、特别是涉外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情况和一批劳动争议纠纷典型案例。
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雪涛,三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三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刘发社,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柴华分别通报有关情况。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郑海霞主持发布会。
马雪涛表示,涉外审判工作是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的突出改革创新,打造人才聚集高地,营造国际一流的自由贸易港法治环境,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三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搭建涉外劳动争议裁审衔接机制,为外籍劳动者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的法律服务。该机制建立以来,共办理涉外劳动仲裁30余件,涉外劳动争议案件近10件,裁审一致率提高了20余个百分点。
马雪涛介绍了三亚市涉外劳动争议裁审衔接机制建设情况。一是统一管辖范围,创新衔接机制。根据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做好涉外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涉外劳动争议的主体、三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涉外仲裁庭管辖范围等内容。二是搭建线上平台,整合裁审力量。依托三亚市(涉外)劳动争议裁审衔接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减少当事人诉累;多语言可供选择,降低中外文化差异;多途径强化交流,提高团队办案能力。三是强化区域协同,提高解纷实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将联席会议范围扩大至海南省南部八个市县的仲裁、审判单位;建立重点案件跟踪制度,统一裁审尺度,共同研判新业态案件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充分挖掘各市县高校、重点园区、引进人才、外籍人士的资源,并通过开展专项培训、签订委托服务、提供语言援助、共建实习基地等形式,切实提高办案团队涉外劳动争议外语工作能力与新业态劳动争议办案经验。
刘发社指出,随着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有序开放,涉外劳动争议纠纷处理不仅涉及劳动者合法权益,也是营商环境建设新要求。三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前谋划、主动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度创新年”“学、查、改、促”“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着力打造专门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全国首家涉外仲裁庭,充分发挥涉外劳动争议案件集中管辖机制独特优势,建立涉外劳动争议裁审衔接机制,健全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涉外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真正实现涉外仲裁案件处理机构专门化、涉外案件审理程序规范化、涉外劳动争议处理队伍专业化,高质量推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
会上,三亚市两级法院、三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还就涉外劳动争议裁审衔接具体措施、全市劳动争议案件新态势等问题,回答了现场媒体记者的提问。
下一步,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联合三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持续完善涉外劳动争议裁审机制,妥善化解涉外、新就业形态等重点行业劳动争议纠纷,保障中外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健康的劳动关系,为三亚奋力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标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责编:刘慧]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