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网讯 3月4日,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新坡法庭庭长吴育海在连开4个庭办理了5个案件后,因过度疲劳,于当晚在家中不幸逝世,享年47岁。守夜研读案卷,过早花白的鬓角,爽朗的笑声,过往的一幕幕都已经成了定格的回忆。
吴育海同志
“他临终前还在整理案卷”
“当晚我加班结束后回到家中,房间的灯大亮着,他倒在房间里,怎么都喊不醒,书房的桌面还放着几袋案卷以及散落放着他写的案件分析。”为了避免再次揭开吴育海家人的心灵伤口,记者没有去打扰他们,在吴育海妻子李威男的回忆录中记者看到:当晚吴育海一直在加班整理案卷,本想带着案卷回单位加班,但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就没有出门。
吴育海同志办公桌旁堆积如山的案卷
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下,让吴育海的家人悲痛欲绝,犹如世界就此崩塌。李威男将对吴育海的怀念,深深地融进了回忆录的字里行间,“他口才很好,多才多艺、满腹诗书,身负责任感……”“他热爱生活,喜欢和朋友讨论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他总是抢着买菜做饭,周末特别喜欢用轮椅推着我妈妈和一家人一起去公园……”“他热爱审判岗位,总说他办案件一定要公平正义,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为了让判决书写的更精准完善,他查找判例、字斟句酌,常常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我始终无法相信这是真实的,总觉得也许过一会他就会推门进来,亲切地说:老婆,我回来了……”
“他就是一个多面手”
“他热衷于审判事业,乐于扎根基层为群众伸张正义,工作能力强,无论安排什么任务都能出色完成,他就是一个多面手!”痛失爱将,龙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钟文渊悲痛万分,他告诉记者,吴育海对自身的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力求让当事人在审限内尽早拿到裁判文书,不办一个错案,所以加班加点钻研业务、撰写裁判文书成了家常便饭。
吴育海同志被任命为新坡法庭庭长宣誓场景
1994年7月,吴育海从海南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就进入龙华法院工作,先后在刑庭、行政庭、执行局、民二庭、办公室、新坡法庭等岗位任职,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办公室副主任、庭长。对于审判事业,吴育海就像对生命一样热爱。在25年法院职业生涯中,吴育海一直服从组织安排,勤勤恳恳,从未向组织申请调换岗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切换角色,每一份工作都力求做到出色,勤学好问、恪尽职守、严谨认真,对工作精益求精,多次被评为优秀法官、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钟文渊告诉记者,新坡法庭是龙华法院的派出法庭,由于办公场所紧张,龙华法院仅能为新坡法庭安排活动板房作为开庭和办公的场所,在新坡镇也仅能借用新坡镇政府的办公室,作为庭长的吴育海在负责院内分配的案件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新坡法庭的纠纷调解、案件审理、诉调对接等大小事务,其中的辛劳和艰苦不言而喻。对此,吴育海却从无怨言,数年如一日的往返于龙华法院和新坡镇,虽然风尘仆仆,但却乐此不疲。
据了解,2016年吴育海共审理案件349件宗,结案338件,结案率96.85% ;2017年,共审理356宗案件,审结344宗,结案率96.63%;2018年,共审理281宗案件,审结266宗,结案率达到了95.34%。自吴育海2015年4月被派驻新坡法庭后至2018年,他共受理案件1117件,结案1104件,结案率高达98.84%。他办结的案件无一超审限、无一缠诉闹访,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2019年从1月至3月,新坡法庭已经收案86宗,审结了16宗。吴育海离世前一段时间曾向领导提出太累想休年假,得到批准后因工作实在太多,又取消休假计划。
“他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是同学眼中的优秀分子,近三十年朝夕相处的好兄弟就这么走了……”此时离吴育海法官病逝已一个多月,但龙华法院城市管理巡回法庭庭长羊日强仍然无法克制内心的悲痛,谈话间几度哽咽落泪。他告诉记者,他与吴育海是大学同窗,毕业后就一同进入龙华法院,虽然当时条件艰辛,但吴育海从来没有怨言,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乐观向上,再苦再累也从无半句怨言。
“做法官当如吴育海”
“做法官当如吴育海!”这是一位公民代理人对吴育海的评价。杨迪是陈征火灾侵权责任赔偿案的公民代理人,得知吴育海离世的消息后,杨迪向龙华区法院邮寄了一封题为《负重前行的法律人——谨以此文纪念我的主审法官吴育海》的悼文,以此表示对吴育海的感谢和缅怀。4月10日,记者在龙华法院见到了杨迪,她告诉记者,她与吴育海仅有一面之缘,当时她对于庭审流程并不熟悉,吴育海获悉后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为她详细解释了庭审流程和注意事项,态度十分和蔼,缓解了其高度紧张的情绪,并称吴育海高大魁梧、正气凛然、幽默风趣、事事为当事人考虑的形象在她心中树立了“做法官当如吴育海”这一终身难忘的印象。
吴育海同志带领新坡法庭干警与海口市红十字会、新坡镇政府共同开展慰问孤寡老人活动
“有啥生活上的困难告诉我。”吴育海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平时他对干警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极为关心,时常为干警们排解生活上的困难,让干警们在法院里也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据书记员周大虎回忆,吴育海在工作上是一位好老师,在生活上是一位好大哥,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在去年上旬的一天,他在办公室整理裁判文书的时候,其女儿就读的幼儿园老师电话告诉他孩子突然发高烧,需要家长送去医院诊治。得知消息后周大虎心急如焚,便向一旁的吴育海请假外出送女儿去医院。吴育海得知情况后也着急了起来,不断催促周大虎赶紧出发,并不停询问是否需要自己帮忙。在周大虎带着女儿在医院输液的时候,他的电话再次响起,电话里传来吴育海的焦急声音:“你们到医院没有?孩子情况怎么样?医生怎么说?”一连串的发问让周大虎的心顿时暖了起来。晚上,周大虎再次接到了吴育海的来电,他在电话中询问周大虎女儿是否已经退烧,并且不停地叮嘱周大虎要安心照顾好孩子,工作上的事有“海哥”在,叫他不用担心。“海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是我最敬重的人,他就是我的榜样!”说到此处,周大虎用力抹了抹泛红的眼眶。
吴育海同志生前工作照
作为法官,吴育海秉公办案,司法为民,他将同理心倾注到案件办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让群众、律师深切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作为同事,吴育海风趣幽默、待人和善,除了“吴庭长”,大家都喜欢将吴育海称为“海哥”。作为庭长,吴育海在工作中要求严格,要求“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遍”,为了保证裁判文书不出差错,吴育海多次细心校对后仍不放心,让庭里的3名书记员再轮流校对,保证送达到当事人手中的裁判文书客观公正,准确无误。偶尔书记员校对出一两处错误,吴育海总是表现得非常高兴,“你说的对,是海哥弄错了”,虚心的工作态度让书记员感觉倍受鼓舞。
吴育海不仅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司法事业,他与在检察院工作的妻子还将孩子送上了中国政法大学,希望儿子可以在自己热爱的法治事业上继续挥洒热血。他用对人民司法事业的无限热爱书写了忠诚,他用满足群众需求的赤诚铸就了金色的天平,他在最平凡的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新时期法院人的责任和担当,让人民法官的这一光荣称号更添光辉!
鉴于吴育海生前的出色表现和优异成绩,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决定给吴育海追记个人二等功,并在全省法院系统开展向吴育海同志学习的活动,让“法律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薪火相传。
吴育海同志生前最后一条朋友圈
有的人死了,却依然活着。吴育海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他那对党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一心为民的情怀,公正司法的理念,认真做事、正直做人的精神却长存人世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香。
[责任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