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近年海南省万人成讼率情况的通报》,2020年琼中县万人成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20211月1日年至2022年5月30日,该县万人成讼率有所下降。因此,解决好基层的矛盾纠纷问题,对于该县法治建设尤为重要。
据了解,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持续探索与创举诉源治理管理模式、机制建设、工作模式等,将矛盾化解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需求,切实构建科学、系统、完整的多元解纷解决体系,加快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提高多元化解纷能力水平,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维护好基层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使琼中法院受理的案件出现同比下降的趋势。
坚持源头预防理念。随着多元解纷工作不断深化,琼中法院转变工作理念,坚持“抓末端,治己病,更要抓前段,治未病治”。制定诉源治理预防方案,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纠纷萌芽区域调研,不定期召开诉源治理联席会议,梳理萌芽纠纷及提出化解工作系统统筹工作等,坚持治理与预防两手抓。与辖区司法所、县金融机构、律师等召开诉源治理联席会议,共同提高诉源防治意识,并重点推动乡村法治服务中心工作,联合司法局开展源头矛盾纠纷的防治工作。2021年5月挂牌至2022年5月来化解纠纷源头纠纷有611件。
强化主动指导方法。继续巩固与公安、司法、人设、医疗、妇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及市场监督管理等职能单位和组织条对接工作,主动提前化解纠纷,将可能进入诉讼的纠纷进行分类。同时加大进社区、入网格、入乡村的调解力量,以包法官为点,指导并协调帮助化解乡村振兴工作中出现的纠纷,主动出击、主动作为,对接各平台、分流各纠纷,今年诉源治理中诉前调解案件438件,成功化解242件。对占诉源比重最大的金融纠纷案件深入调研,定时、定点、定人做好对接指导,提示金融机构做好放贷前的诉讼风险评估,保证诉中的送达程序顺畅,集中诉讼风险代理等工作后,成功将诉源占比大头的金融借贷纠纷,信用卡纠纷等受理的案件由2020年的732件降至2021年的434件,同比下降40.71%。
领导垂范诉源治理。诉源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院长带头包点指导乡镇政府依法推动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预防后期出现因不规范管理出现重大纠纷,并给全县中层领导干部讲课,强化法治意识,依法行政。实时向琼中县委书记汇报诉源治理工作并得到支持,在法院受理的民商事行政案件中,只要涉政府机关相关单位的,该单位负责人都要出庭应诉,不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与营商环境,同时也得到政府的支持与理解,让政府加大对基层调解组织、网格人、乡村干部等化解纠纷工作的支持。顶层重视,多方联动,多维疏导,纠纷的化解,法治化建设优化了琼中县的营商环境,琼中县政府的工作也得到国务院的认可。在国务院2022年6月9日发布的《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关于“高度重视重大决策部署督查落实工作,在创新优化督查落实方式方法、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成效明显的地方”这方面工作免于督查。
精准分流调裁对接。对该院接收的案件,由专人负责案件分流,根据案件特点分流委派给反聘退休老法官的专职调解员进行调解,两位专职调解员今年1月至6月9日化解纠纷共221件。而对涉乡镇政府土地、重大项目的案件分流委派给特邀调解组织与调解员。对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分流委派给指定的特邀调解员外,该院的院领导案件对所在区域委派案件也要指导协调。包点的院领导通过指导一个案件,影响一个乡镇依法行政管理,加大诉前调解工作宣传,让百姓了解诉与非诉的流程、两者的成本等,从而选择非诉方式化解纠纷。
在立案部门成立速裁团队,对调解不成但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案件,标地小或双方当事人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由速裁团队进行审判、实裁调裁的无缝对接,提高审判质效。
据悉,琼中法院由前期的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理念到深化人民法院参与诉源治理实践工作,对纠纷保持治理转变为预防,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用联动思维,系统思维开展诉源治理,顺应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课题与发展要求,琼中法院诉源治理稳中见效,通过不断探索与创举,促进源头减量,截止2022年5月11日同期受理的案件总数同比下降9.95%。
[责任编辑:林前方]
版权所有 法治海南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2470号 电话:0898-65341516 投稿邮箱:hnktzx@163.com